时间:2024-06-03
于海英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育改革在全国普遍推行,但改革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上,课后作业的设计同样需要广大教师提高重视,“减负”的同时还要“增效”。
关键词:课程改革;作业设计;减负增效
教育改革的理论我们学习过,也正在努力地实践着,但教育改革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应该只体现在课堂上,也应该发展延伸到课后。现在教育改革要求给学生“减负”,因此取消了学生在校的晚补时间以及周末在校学习时间,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大大减少,确实可以实现给学生“减负”的目的,但减负并不是最终目的,减负的同时还要增效。那么,要提高学生成绩,如何设计卓有成效的课后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一直以来,课后作业却被很多教师所忽视,布置的作业往往只是一种形式或任务,而无实效性。作为一名高中一线化学教师,笔者认为想要布置高效的课后作业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了解学情,有的放矢
教师的学情分析能力是指教师在调查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水平、生活经验和心理状况等基础上,分析学生学习需求的一种专业能力。
了解学情就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的层次、学习能力、自我约束力等都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教师对学情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到课后作业布置的深度和数量,只有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掌握好所留作业的尺度,才能保证学生的完成情况。
二、巧妙设置作业,促进学生知识生成
1.预习作业,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
化学教材既是教师的教学依据,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依据。预习是一个较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新知识前,提前一个晚上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不懂的地方做出标记,同时注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例如,对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提出了解概念、原理、方程式书写、实验过程等;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上述要求的基础上,要会做一些适当的习题或拓展性习题。这样的预习作业,开始时有些学生认为较难,但是慢慢的学生会发现不仅找到了学习方法,而且还储备了知识,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很有帮助。
2.“串烧”作业,培养学生知识建构能力
例如,在讲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后,让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总结。
教师可以选出优秀的作业展示给同学们,或张贴在教室里。事实证明,这样的练习不仅激起了学生极大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及时总结,把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做到心中有数,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3.作业与生活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化学学科是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化学又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可以多布置一些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作业。例如,在学习原电池原理及应用时,可以让学生回家利用所学原理制作水果音乐卡,在学习蛋白质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辨别真假羊毛衫,在学习了胶体的性质后,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豆腐等。
三、作业要注重时效
所谓时效,是指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留作业,经常会有学生交不上作业,理由是没写完,可事实是有些学生在写作业时经常边写边做一些其他的事,往往不是完成不了就是写到很晚,貌似没有减负,反而使学生更累。而如果同样的作业,给学生设定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做完,开始时可能需要家长帮助计时,慢慢的学生养成习惯,就能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了。这样学生早早完成作业,就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扩展一些课外知识等。
四、验收要及时
布置下去的作业一定要及时检查,所谓有留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改。长此以往,学生才能重视教师所布置的作业。
总之,“教者有心,学者得益”。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不能放弃尝试。实践让我认识到,开放性作业的优化设计与有效实施,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面的学生,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能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使教育真正做到“减负”又“增效”。
编辑 赵飞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