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中物理解题理性化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06-03

韦新宁

摘 要:高中物理课程主要是由机械运动、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内容构成的,这些内容是以后学习高等教育内容的基础,其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在进行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高中生的物理知识的学习效果,对于我国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理学人才基础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基础;效果;意义;作用

物理解题理性化能力,是运用物理知识原理和物理规律以及构建合适物理模型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比如,你从2m高的墙上跳下去,让你求这个过程中你对地面的平均作用力,解答前,首先我们要考虑这个过程中要利用哪些物理知识(牛顿运动定律或动能定理),然后要知道可以用哪个物理模型(过程模型),然后再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经过思考,明白问题的过程原理,从而提高了解题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高中物理解题理性化能力?

一、培养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好物理的最好老师,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通过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理性化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精心设计运用,使物理课程中的定理、规律、现象等内容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情景等进行有效的联系,以此来调节课堂气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打好学生学习基础,使知识系统化

只有使学生理解掌握物理学基础知识,才能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高中物理知识量增大、理论系统性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打好学生的学习基础特别重要。心理学认为,结构化的知识是最优化的知识,有利于我们记忆和理解,所以把所有的知识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网络,使其系统化,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比如,高中物理内容分为“力与运动”“功和能”“电路分析”“波动理论”“光现象”“原子和原子核”等几大板块;然后在大板块下细分,如“功和能”可以分为功的计算式、能的种类、功能关系等几块;然后下面还可以继续细分,如能的种类可以分为机械能(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电势能、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等;最后将其细分为一个一个的知识点,然后列上各个知识点的意义、特点及其应用。这样把知识一级一级地分开,使其系统化,相信可以快速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教师要重视物理模型的教学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学生解题存在的最大困难就是不能根据物理情景、过程等的变化来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从而寻找适合的物理规律。学生做题的方法是生搬硬套,碰到题目就把它和以前的作比较,熟悉的题目就套用公式,不熟悉的就无从下手,对题目中的物理过程、规律、现象都不理解。如此学生的解题能力可想而知。

而物理模型是通过简化和纯化所研究的物理对象及其所处的状态和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从而方便研究物理问题。这是一个理想化的形式,比如,轻质弹簧、理想电表、薄透镜等对象模型,在其生活中不可能做到无质量、无电阻(或电阻无穷的大)、无厚度等;再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运动过程中的过程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大大简化物理过程、现象等,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利用物理模型教学。

四、多给学生提供解题机会

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许多学生发现对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都能够听懂,但是一到自己做题就会无从下手。其原因除了上述几种以外,还有缺乏练习。

高中物理理性化解题过程,首先是看题审题,其次是建立物理模型,再次是运用物理知识的定理及规律,最后是计算解决问题得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理解物理知识的定理规律和物理模型的建立是基础,看题、审题是关键,通过计算得出答案是手段。只有这样严密的思路和步骤,才能正确地解题。

而要培养出这样严密思路就需要学生大量地练习。只有大量地练习,才能培养学生快速审题而不出现偏差的能力;只有大量地练习,才能培养出学生物理模型及物理规律及定理的运用能力;只有大量地练习,才能培养出学生正确的计算能力。

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以此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理解运用能力、计算能力以及解题过程和步骤的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提高高中生的物理解题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工作。理性化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有很多,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同时还需要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解题思维方法等的训练。只有通过多方面的训练和积累,才能促进学生快速牢固地掌握物理课程中的基础知识、物理模型、解题方法等,才能提高解题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为以后高等教育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子欣.高中物理思维培养[J].高中教学研究,2008(2).

[2]梁华.高中物理学习方式方法分析[J].现代教育资讯,2007(12).

编辑 李建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