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张鸣
古代读书人有没有骨气,在做官这个事儿上,最能显得出来。
明 朝建立,虽说驱逐了鞑虏,但是朱元璋的统治过于残暴,很多士大夫不乐意出仕。但是,这事由不得他们,只要有点名气,如果不为王朝所用,那就是一个死。即便如此,不乐意出山的人,始终还是有的。
虽然说从古至今,想做官的士大夫是主流,但总能找得到一两个不想当官的人。明英宗时,抚州的吴与弼就是一个。吴与弼是个有学问的人,少年时也曾习高头讲章,走科举之途,但很快就迷上了理学,不再有仕途之想,成有明一代理学宗师,创立崇仁学派,学问之大,遐迩闻名。
在明英宗复辟之后,天顺年间,经当时的权臣石亨的推荐,明英宗派钦使,造庐登门拜访吴与弼,送了大礼,说是以礼聘伊尹和傅说之礼请他入朝。吴与弼说,感谢皇帝的好意,我可以上北京谢恩,但是,我是不受官职的,所以,礼物就不收了。到北京后,明英宗立即授他左春坊左谕德之职,这个官职是太子詹事府的属官,属于太子的师友,从五品,一介白丁,骤然升此清要之位,已经很优待了。但是,吴与弼力辞。
在文华殿上,明英宗召见吴与弼,问他为何不受官职?吴与弼说,我乃草茅贱士,少有疾病,不堪为官,现在已经六十多了,一把衰骨,更不堪为官了。皇帝说,做官也雍容悠闲的,你不必辞。吴与弼说,朝廷之上,官僚为重,哪能不干事呢?皇帝又说,官僚多了,不会偏劳先生的他,坚决不许吴与弼辞职。双方你来我往,说了半天,吴与弼就是不肯答应。没办法,明英宗只好送了些礼物,加上羊羔美酒,让太监送到吴与弼下榻的馆驿。
第二天,明英宗跟阁老李贤说,你无论如何,得劝此老接受朝廷官职,你告诉他,若是答应受职,不必受拘束,随他怎么都行。就是想回家,也听便,有了官职,以俸禄养其终身,岂不也好?李贤把皇帝的这个意思,转达给了吴与弼,但吴与弼依然不同意。强留了两个月,也没有把这个倔老头扳过来。吴与弼郑重其事地又上了一本,坚决请辞,不受朝廷的官职。
实在没辙了,明英宗只好放他回乡,但下令有司,供应他每月食米,送到家里,让他没法推掉。吴与弼很感激,于是上了一个奏折,说了十件事,算是回报,因为他不想欠皇帝的。哪十件事呢?一曰崇圣志,二曰广圣学,三曰隆圣德,四曰子庶民,五曰谨命令,六曰敦教化,七曰清百僚,八曰齐庶政,九曰广言路,十曰君相一德同心。也就是要让皇帝走正路,为民办实事。从此,吴与弼跟皇帝两清了。
吴与弼的父亲去世之后,吴与弼就再也没有去过京城。由于没有做官,家里没有多少钱。所以,吴与弼就询问妻子如何给家里挣点钱,妻子建议吴与弼办个私塾。不仅能够教育孩子,還能挣点钱。
吴与弼觉得妻子说得非常有道理,就开始办私塾教育当地的孩子,也解决了生计问题。人们常说古代文人不从政出路逼仄,倒是事实,但有点知识,不至于饿死人,坚守内心的人不会为自己找借口。
一个读书人,任皇帝这样苦苦相劝,就是不肯入仕,还是挺牛的。哪怕放在整个封建社会,这样的人格也极为清奇出彩。不过,也就是明英宗吧,如果换了朱元璋,有一百个吴与弼,脑袋也没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