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陕西省汉中城固县第一中学)
摘 要:意境美的古诗文教学,教师如果停留在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的分析上,就会破坏固有的美感。如果让学生动手描绘古诗文的意境,则会一举多得。
关键词:以写补读;古诗文;意境美
在语文教学中,总觉意境美的诗歌散文难以教学。对老师而言,这种意境美丽的诗文难以教学的原因在于保护诗文固有的美感。诗歌语言讲究对仗押韵,遣词造句千锤百炼,具有音乐美;诗歌结构匀称,整齐划一,具有建筑美;最主要的是诗歌意象千挑万选,意境含蓄朦胧,具有绘画美。所以诗不能“读”,只能“吟”,只能“品”。又恐学生品得不深,解得不透,就字字句句去分析,虽能读深读透,但总觉把诗歌读得支离破碎,破坏了诗歌固有的美感。究其根源,这种尴尬是由诗歌固有特点导致的。
诗歌的特点之一就是语言的高度凝练,尤其是中国古典近体诗,一首五绝四句二十个字,一首七律八句五十六个字,字字都有丰富的内涵,句句都能描绘出立体感强,境界独特的画面,仅停留在读上,尽管能保持诗歌固有的美感,却难以解透,不析不行。
而意境美的诗歌的另一特点就是表达方式含蓄。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含蓄,忌讳一览无余,写寺庙只闻钟声,不见其寺,讲究曲径通幽,遮遮掩掩;写人讲究“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神龙见首不见尾”;情感表达更为含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一典一故都有深藏不露的情感及写作意图,要是不深层挖掘,难解其意,难懂其情,不得不分析字句,进行深层次阅读,从而损坏了诗歌的固有美感。
诗歌如此,意境美的古散文亦然,因为古文的凝练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现代语言。
怎样才能既深层解读诗歌及古散文,又可尽收其美呢?
经过尝试,我找到了一个弥补“读”析之不足的方法,就是动笔扩写。师生共用优美的语言描写出诗歌的意境,不仅不破坏诗文的意境美,反而还可通过想象、联想来拓展更丰富的内容,既可填补教材的空白,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意境美的古典诗歌、散文,也适用于意境美的现代诗。
例如,教学《荆轲刺秦王》一文时,要精读“易水送别”一段,这一段是场面描写,写得既面面俱到,又重点突出,既头绪繁多又线索清晰,既是场景描写又包含着丰富多变的情感,仅停留在疏通字句或讲析上,乏味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想象,不能挖掘学生的潜力来学以致用,于是学习此段时,我让学生在补进疏通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扩写本段,要求必须有心理描写,并让各小组学生在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后点评,最终定出优胜者小组,在探究互评优劣的过程中,老师因势利导,归纳出场面描写的诀窍:
1.再大的场面就以描写主体为线索,写出他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可叙事清晰,主体形象鲜明。
2.景物描写要情景交融。
3.场面描写要点面结合。
4.应补进必要的心理描写,来补充古典文学作品的不足。
“易水送别”改写:
天空阴暗,乌云低重,北风呼啸,易水呜咽。世界上的一切此刻都沉浸在无限的悲情中。
阴冷的空气中飘荡着高渐离如泣的筑声,应和着荆轲如诉的歌唱。一声声说不尽的深情厚谊;一曲曲唱不完的生离死别。望着那一群身着白衣帽的老朋友,荆轲强压着两眼泪花。他的脑中闪现着往日欢聚的情景,闪现着太子丹殷切而期待的眼神,闪现着田光自刎时苍老而平静的面容,闪现着樊於期捶胸切齿的伤痛。他知道自己不能贪生,尽管活着是那么让人留恋,但,他不能。
忽然,易水不再呜咽,它奔腾着,咆哮着,愤怒着,汹涌向前,似要沖走人世间的强暴,冲出一个和平盛世。荆轲亦不再悲伤。他知道眼泪换不来人间的欢乐与和平,他只能靠手中的匕首才能让强秦收回贪婪的心,吐出诸侯的土地,才能让弱者的脸上显现出笑容,让仇恨的世界重返平静。伴随着哗哗的流水声,高渐离的筑声高亢激昂,好似骏马在驰骋,荆轲的歌声也激越而慷慨,就像勇士挥剑在杀场。
寒风中,荆轲不由得握紧了匕首,毅然决然登车远去。他的眼睛始终直视西方,熠熠生辉。
易水激荡着,怒吼着,它在为勇士呐喊助威。
通过改写、扩写等方式以写补读,确实好处多多,但在具体运用时也要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一些意境优美,场面精妙,内涵丰富,且文本留有空白的含蓄蕴藉的诗歌、散文,不适用于浅显易懂的诗文,比如白居易的诗歌,一读就懂,完全不需要这种方式。
第二,写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补写、扩写、改写、仿写等可根据不同的文本及训练目的选择不同的写法及要求。
第三,改写、展示、评价的过程最好落实在课堂上,且要有写,有展示,有点评环节,必须齐备,高中学生学业负担重,如果在课后完成,往往会落空,或者参与的人太少,达不到预期效果。环节不齐,说不出优劣,辨不出标准,对学生提高帮助不大。
第四,要求学生动笔,老师也应动笔完成。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仓促间的解悟肯定比不上老师,如果没有好的示范,学生不会有好的评判标准,影响上课效果。
以上想法与做法,仅属本人浅陋的教学经验,挂一漏万,浅之又浅,把它写出来,希望能抛砖引玉,得到各位同仁的指点。
作者简介:谢会春(1970—),女,汉族,本科,一级教师,研究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
编辑 孙玲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