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4-06-03

文/皋岭

摘 要: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在合理的学习起点上,展开探索;沿着明晰的思考路径,展开思维;在丰富的实践体验中,增强能力;在及时巩固中,提升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构建策略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那么,怎样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呢?下面结合实例谈谈本人的几点思考,与同行共商榷。

一、基础:合理的学习起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切入,为有效课堂教学的开展打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从“订一份牛奶全月28元,小明订了5个月要花多少钱?”引入,请一名学生上黑板进行笔算,再请其他学生进行“28×10”的口算,让学生了解根据“28×10”这道口算在这个情境中可以求出订牛奶10个月要花的钱。接下来,教师再提问:订一份牛奶一年要花多少钱?于是,学生列出算式:28×12。与前面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是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也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知。

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是学生学习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认知基础,教师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出发,为学生铺平探究新知道路,让要探究的算法能在此基础上“生长”。

二、关键:明晰的问题路径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探究活动的原点。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由一系列层层递进的数学问题构成引探路径,顺应学生思维规律,引领学生探求未知,最终揭示数学本质,获得自我发展。

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中,学生围绕着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路径进行有效学习:首先,怎样比较画在黑板上两个固定角的大小?让学生通过拼一些10°的小角,比较黑板上画出的两个角(一个30°,另一个40°),初步体会到具体量化对比较角大小的重要性;其次,怎样精确地量化角的大小?让学生用每个是10°的透明小角,18个连在一起,测量一个特殊的角(只有22°),于是,学生想到了再细分这个透明的半圆形工具,也就出现了均分成180等份的半圆,引导学生建立1°的概念,用这样的工具去量很快得知那个角的有22个1°的角即22°;最后,怎样方便使用半圆量角工具?为了能让学生快速读出角的度数,学生想到了在工具上标出刻度……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共同“发明”了量角器。

三、核心:丰富的探究体验

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如,在教学“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一课时,首先,图文对比,体验图示优越。出示求已知长方形的长和宽,求面积的文、图两种不同表述形式,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并快速回答。根据学生的选择与回答,体会文字表述问题过程的细致,而标出简要数学信息与问题的示意图形象、直观,有利于快速感知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其次,阅读例题,体验问题困惑。出示教材例题中文字叙述部分:“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组织学生交流:如果要计算原来花圃的面积,能运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直接算出吗?你有什么困惑?最后,画出图示,体验策略帮助。引导学生按“缺宽度的长方形→沿着长各增加3米→框出增加的长方形→标注数学信息和问题”的步骤画图,再对照图示,说一说解决这一困惑的方法。

上述环节表明,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体验越丰富,他们的感知也就越深刻、全面,学习的态度也就越积极、主动。因此,丰富的探究体验是构建有效课堂的核心。

四、保证:及时的巩固练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思考与收获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巩固强化,他们掌握的新的知识与技能也就会稍纵即逝。因此,要及时进行新知后的巩固练习,切实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質”后,进行了如下多层次的巩固练习,第一层次: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在图形上涂一涂,让数形结合,巩固分数基本性质的认识;第二层次:让学生填写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借思维流程,强调分数基本性质的要点;第三层次:直接找出与已知分数相等的分数,内化思考过程,熟练分数基本性质的掌握;第四层次:让学生判断下面每组的两个分数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辨一辨,用干扰练习,深化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第五层次:在■<■<■的括号中,找一找合适大小的数,以拓展提高,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总之,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从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出发,理性思考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些基本架构,才能更好地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加霞.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编辑 张珍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