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4-06-03

陈迎东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一直都在反复思索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今的小学数学该如何去教。经过无数次在课堂上的摸爬滚打和主动频繁的向优秀的同志学习之后,我的脑海中形成了对小学数学教学不太成熟的几点思考。在这里和大家做个交流,希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数学与生活

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本质是一种抽象,一种模型。那么,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既要体现它普遍性的一面,也要体现它特殊性的一面。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是对数学本质规律的认识,作为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应在建立学生对数学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努力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知识的基本点、连接点和生长点,把数学基本知识和思维构成统一成整体,充分调动数学思维的内驱力。但同时又应该注意防止以完全的“生活味”完全取代数学教学所应具有的特殊的“数学味”。为此,我们既应明确反对数学教育完全脱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也应充分发挥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建立起来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的学习活动的良好基础。

大家知道,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再只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更应该让学生愿意主动去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运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有一双数学视觉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同时又有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的头脑。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数学中

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有趣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但如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一味地以机械的方式给学生讲解和分析教材,缺乏灵活应用各种教学环节的技巧和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导致教学上的机械性、被动性和封闭性。我们在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的参与和行为的参与。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我们应该辩证地理解和运用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使接受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的课堂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使创造学习方式更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发展和丰富个性的养成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要善于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灵活变通地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而又愉快地学习。努力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把科学的思维方法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产生更广泛的迁移,以丰富有趣的教法启发引导学法,多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同时要着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不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为大,学生要绝对服从,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以真诚的微笑和饱满的热情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和蔼可亲的,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参与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学生的认知参与、行为参与和大部分教师仍然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计算题和应用题,学生仍停留在以“练”情感参与,对他们的创造能力的提高产生显著的影响。

三、巧妙设计数学作业

目前,大部分教师仍在布置一些形式陈旧、类型单一、缺乏应用意识的作业,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式的作业模式中,这种作业形式及内容严重的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如何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作业呢?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从作业的主体出发,既要在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前提下设计作业,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性的作业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让作业成为学生放飞潜能的天空。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把作业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创造热情,放飞学生的潜能。

数学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作业的改革上,也应立足于这一出发点,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设计与实施适合孩子天性的作业,将使作业变得更生活、更有应用性、更令人兴奋!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孩子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面对这样“多彩的”作业,孩子会很高兴的接受,他们会乐意设计出一张张生动有趣的数学图画、一份份充满童趣和个性的数学作业,数学学习也就会洋溢生命的气息。 ■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