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王辉华
摘 要:作为教师都希望学生身体健康并能从数学的角度有条理、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与观点。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新基础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把握数学本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关键词:空间观念;操作;想象
执教之初,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不断反思:多年以后,我们培养的学生或许已经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忘了,那还剩下什么呢?回顾我们的教学,我们常年坚持不懈、诲人不倦追求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可想而知,作为教师的我们希望学生身体健康并能从数学的角度有条理、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与观点。我们长期致力于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定会使学生学有所获。
基于这样的思考,恰逢彭老师执教了“正方体的展开图”一课,其充分体现了在课堂实践中运用新基础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把握数学本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教具演示,关注学生已有经验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在执教本课时,首先从学生熟悉的魔方着手,直观解析了正方体的六个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然后展示一个正方体展开图,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关于正方体的展开图,你有什么想说的?引导学生充分进行阐述与表达。在分析和描述过程中,学生便经历了分类的思维过程,并结合学习过的知识巩固和深化了“旋转”“翻转”的方法。最后追问:同样的正方体,为什么得到不同的展开图呢?学生会思考得出原因是沿着不同的棱剪出来的。如此,运用实物直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发展抽象思维作铺垫。
二、动手操作,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正方体这部分几何基础知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鉴于五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与问题解决的抽象性之间存在冲突与矛盾,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设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使学生经历感知—猜想—验证—比较、分类、归纳的过程,在讨论交流中获得抽象的结论。
1.收放结合,抽象方法
关于正方体的展开图,以往的学习中并没有系统地研究过所有的情况,而本课在设计时在探索环节首先抛出第一个问题:正方体有几种展开图?该怎么研究?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猜想与思考,学生会结合已有经验想到:围,拆,画。耐心听学生说完,教师就会发现原来学生远远比自己想象的要知道得多。知识的积累,经验的累积,使学生对操作验证的方法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与见解。然后进行第二放:刚才的操作中有没有一些经验呢?学生會想到:先定一个面,再根据正方体的特征与面之间的关系定其他面。这样不仅不容易出错还可以提高找出展开图的效率。最后追问:怎样才能验证找出来的这几种展开图不重复不遗漏?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和归纳,发现隐藏在其中的规律:正方体的展开图一共有11种情况,可以分为4类:第1类:中间4连方块,两侧各有1个方块,共6种,可以命名为1-4-1;第2类:中间3连方块,两边各有1、2个方块,共3种,可以命名为3-2-1;第3类,两行各有3个,只有1种,可以命名为3-3;第4类,中间2连方块,两侧各有2个方块,有1种,可以命名为2-2-2,如图1:
2.应用规律,鼓励表达
当学生找出了所有的展开图,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此时的数学学习俨然已成了一种乐趣,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一个研究数学世界的契机。此时的学生是自信的,充满期待的。此时的学生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得,愿意更加深入地找展开图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数学的继续推进使学生形成对正方体内涵的丰富认识,提升准确、简练和严密的数学语言表述水平。
三、充分利用想象,实现经验重组
学生经历了直观—抽象的过程,对学习的过程、方式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引导学生研究展开图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再合适不过,前提便是先想象,不操作。设计与想象有梯度、有层次,如规定它的一个面,想象它的样子,再想象展开图合起来的样子。想象在这里调动了所有关于展开图的经验,然后再经过学生个体的大脑重组,使学生各有所获。
课例结束之后也有困惑: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如何巧妙利用教材中已有的资源?对于我们这种班额大的班级来说学生剪盒子的实际操作存在一定困难,思索良久,剪下书本的图,在相对的面做相同标记,引导学生观察有何特点不失为一个办法。
数学教学路漫漫,且行且思考!
参考文献:
[1]吴亚萍.“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4.
[2]肖川,欧阳新龙.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