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低年级班主任与特殊家庭沟通问题探析

时间:2024-06-03

孙华

摘 要:对于孩子而言,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首先应该是完整的家庭,既有父爱,也有母爱,在父母的共同努力下,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孩子才能够更加快乐、简单地成长。然而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多元化,这使得很多完整家庭的格局被打破,由此产生的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分局家庭也越来越多。这些特殊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没有做好特殊家庭孩子的教育引导工作,很容易对其成长与发展造成影响。因此,与特殊家庭沟通也成为当前班主任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心智还不算十分成熟,在特殊家庭的影响下,他们所呈现的性格特点、心理特点更加明显,因此,他们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怀与爱护。对于特殊家庭学生而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重要,为了能够给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班主任需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和交流,以此来更好地促进特殊家庭学生的健康成长。就小学低年级班主任与特殊家庭沟通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低年级;特殊家庭;沟通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特殊家庭数量越来越多,而与此同时,特殊家庭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特殊家庭环境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而言,其心智还不成熟,很容易受到特殊家庭的影响。比如,在特殊家庭环境下,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心理特点更加明显突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更多,如悲观、消极、逆反的心理。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会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对特殊家庭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与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如果班主任不能与特殊家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顺利成长与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特殊家庭学生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就必须重视与特殊家庭的沟通交流工作,在家庭与教师的合作教育下,可以更好地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品性。

一、特殊家庭背景

近年来,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特殊家庭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比较典型的特殊家庭包括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重组家庭、问题家庭等。就单亲家庭而言,现代社会离婚率越来越高,因此,单亲家庭也就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的学生无法享受到完整的父爱与母爱,长期影响下,学生很容易产生孤独、自卑、逆反等心理。就留守儿童家庭而言,很多家庭的父母为了生计、发展,都会选择外出打工或者经商,而孩子主要交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无法与父母经常见面,尤其是农村、边远地区的留守儿童,他们甚至要一年或者更久才能见到父母,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也会使得学生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就重组家庭而言,是父母在各种因素影响下重新组成的一种家庭。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学生需要面对新的家庭关系,如,重组家庭中,双方都有各自的孩子,那么孩子还需要接受自己的爸爸妈妈把爱分给另一个孩子的事实,对于各种新的关系、新的事物,学生都难以快速接受,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及性格就很容易产生变化。就问题家庭而言,一般指父母自身有很大问题,在这种问题家庭环境下,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父母是学生的启蒙教师,如果父母存在较大的问题,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学生。

二、特殊家庭学生存在的问题

1.心理问题

特殊家庭与普通家庭相比,更加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特殊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学生与普通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学生相比,也更加具有特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其年龄较小,在心理、身体、智力方面发育都不算成熟,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变化,而特殊家庭就是影响小学生的重要因素。在特殊家庭环境下成长,学生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消极、逆反、自卑、暴躁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和解决,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2.性格问题

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单纯,所以性格都很开朗、活泼、快乐,但是对特殊家庭的学生来说,由于过早面对悲欢离合,过早缺失父爱、母爱,所以其性格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大部分特殊家庭的学生在性格方面都具有自卑、忧郁、悲伤等问题。比如,由于特殊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无法一心投入学习当中,因此学习方面也处于中下等的位置,这就会直接导致学生的自信心丧失,进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虽然小学生心智不算成熟,但是自己也能发觉与普通家庭学生之间存在的不同,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忧郁的性格。大部分特殊家庭的学生都遭受了较大的心理创伤,比如要面对父母离异、父母远去,这些心理创伤会一直伴随学生,进而使得学生一直沉浸在悲伤、痛苦的情绪当中,最终形成内向、犹豫、悲观的性格。

3.生活态度问题

特殊家庭的学生在面对生活时,与普通家庭的学生相比,在心态方面也具有明显的特点。比如,普通家庭学生面对生活会有积极、向上、友好的态度,而很多特殊家庭的学生面对生活则会产生消极的态度。個别学生在面对父母离异、寄养时不仅会产生悲伤的心理,有时还会产生怨恨的心理。特殊家庭学生受这种生活态度的影响,沉迷网络、打架斗殴、破坏公物等情况频频发生,年龄较大的特殊家庭学生甚至会做出违法的事情。

三、小学低年级班主任与特殊家庭沟通策略

特殊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单单靠学校教育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给予学生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而就目前来看,很多特殊家庭并没有注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引导,对此,就需要班主任加强与特殊家庭的沟通和交流,协同家庭一起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以下是本文提出的几点小学低年级班主任与特殊家庭沟通的策略。

1.单亲及重组家庭沟通方法

由于我国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单亲家庭、重组家庭也越来越多,这种特殊家庭的孩子大多缺乏完整的父爱与母爱,所以会形成自卑、敏感、内向的性格特点。对此,就需要班主任加强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关怀和问候,比如,在日常校园生活中,班主任要加强与特殊家庭学生的交流与沟通,站在朋友的角度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和引导,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态度,并针对父母离异、父母再婚的问题给予学生正确的分析和引导,使得学生能够正确面对单亲、重组问题。同时,班主任还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比如,班主任应该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的生活状态、心理情绪等,并指导家长以正确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在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与方法,比如,要学会倾听家长的诉说,充分了解家长的实际情况,进而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家长指导,要告知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爱护、培养,使得孩子的心灵得到安慰,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情感上的缺失。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离异父母也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共同陪伴机会,使得孩子能够感受到父爱与母爱,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重组家庭的父母,也应该给予孩子平等的爱,多与孩子沟通,彼此了解,彼此爱护,避免孩子出现心理及性格问题。

2.留守儿童家庭沟通方法

对于留守儿童家庭的学生而言,他们更加孤独、内向,对此,就需要班主任加强与留守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班主任可以充当父母的角色,给予学生父母般的关怀与爱护,使得学生能够得到情感上的安慰。班主任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教育,比如要向学生解释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不易和艰辛,进而正确面对父母远走他乡的现实。如果想念父母,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经常与父母打电话、视频等,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以写信的形式来与父母进行爱的传递。另外,班主任还需要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与交流,由于家长远在他乡,教师可以通过电话、多媒体形式来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叮嘱家长要多关心、爱护、指导孩子,使得孩子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父母的爱。很多外出打工的家长认为,给予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就是爱孩子,这虽然没有错,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陪伴和爱护更为重要。所以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常回家看看孩子,陪陪孩子。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通过视频、聊天、电话的形式来关心孩子。

3.问题家庭沟通方法

问题家庭对于孩子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父母本身就存在问题,那么对孩子的教育也无法产生威严性和说服力,同时也无法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父母的行为、品德、态度影响下,孩子也会产生直接的变化,最终影响其成长及发展。对此,作为班主任,就必须及时加强与问题家庭的沟通。比如,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可以引导家长认识到孩子的特点和优势,指导家长,只有为孩子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够使得孩子的特点和优势发光发亮。班主任应该指导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对学生的重要影响,进而向学生家长传授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以此来帮助家长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另外,在与问题家长沟通之前,班主任要加强对家长的了解,采用合适的方式与方法进行交流,进而使得指导家长、教育家长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对于问题家庭,想要促进学生的健康良好发展,首先就必须解决家庭中的各种问题,班主任要引导家长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为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应该有效解决问题,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总而言之,由于特殊家庭小學生心理特点、性格特点较为特殊,所以就需要班主任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爱护,加强对特殊家庭小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以此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而单单靠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加强与特殊家庭的沟通与交流,与家庭形成合力,给予学生双向的引导和教育,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玉.高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2]盛舒涵.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学校”教育链条的断裂与重构[D].东北财经大学,2017.

[3]田福理.农村特殊家庭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及对策[J].学周刊,2017(21):65-66.

编辑 张佳琪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