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作文教学充满快乐

时间:2024-06-03

关玉敏

摘 要:小学是学生创作的起步阶段,也是养成良好写作习惯和写作兴趣的关键时期。目前小学作文教学取得了不少进步,无论是教学理论还是教学实践都有提升。小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生活经验不多,教师针对学生特点应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应用多种方式让作文教学充满快乐。

关键词:作文教学;快乐;兴趣;游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有这样的表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这段话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应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自己的意思,就是要让学生快乐的写作。

作文的素材应当来自学生的生活。“单元主题教学”的“三化思想”给我们眼前一亮的感觉,结合学生生活,写生活是丰富素材的有效手段。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生动有趣的游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玩的积极性,进而调动学生说、写的积极性。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是快乐的,自由的,体验是真切的,语言是流畅的。游戏简单易玩,参与面广,是作文指导的有效载体,如:吹羽毛(气球)、画鼻子、传话、词语接龙、当模特……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学生是全身心的参与,体验着快乐,写出的习作自然真切,有感染力。那么,什么时候可以用游戏训练习作呢?

一、激活游戏,激发习作兴趣

小学中年级初学习作,学生往往惧怕习作,而教材中的习作内容对农村小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如第一单元的“我的课余生活”,尽管老师精心指导,学生仍然无话可写,三两句后就不知写些什么。这时完全可以玩游戏学习作,从一开始就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新墩小学谢老师用吹泡泡游戏,让三年级学生玩得尽兴,当教室里充满五颜六色的泡泡时,学生兴奋到极点,他们写出的作文语出惊人:“教室成了泡泡的王国,我们在泡泡王国里跳啊笑啊……”“泡泡飘啊飘,飘到北京天安门,把我的愿望告诉首都的小朋友。”玩是小孩的天性,更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快乐方法。它让孩子们“在思想放松的前提下”,进入无意识的学习状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撬动深藏的那根神经”,把喜闻乐见的游戏带进课堂,让玩激活学生观察、说话、思维和表达的潜能,实践证明这是学生乐于习作的好方法。

二、适当选择游戏进行小练笔,增加习作量

小学生每学期不少于8篇习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只写教材规定的8篇习作,一则是无内容可选,二则没有量的保证。“习作”的“习”即练习、练笔的意思,方法从多次的练笔中得到,练习的次数少了,怎能习得作文之法?所以,在8篇之外可以玩游戏学习作,既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又可以在游戏中书真情,习得方法。我的做法是单周完成教材规定的习作内容,双周和学生一起做游戏,练习作。

瞪眼睛是以前农村孩子帮妈妈照顾弟弟妹妹时常玩的把戏,在瞪眼过程中看谁的忍耐力更持久,同时哄得弟妹常常笑个不停,又使亲情不断升温。我把这个游戏引进作文课,名为“大眼瞪小眼”。上课了,我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板书游戏名字)“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对方逗笑,谁就是赢家。”一听见要做游戏,同学们个个是笑逐颜开,争着上台。此时,我又进一步要求:“请大家仔细的观察台上同学的表情,游戏结束用几个词来形容最好。”

游戏在进行,教室里笑声不断。游戏结束后,学生用不同的词语形容不同的神态:板着脸、严肃、滑稽、古灵精怪……我把这些词写在黑板上,便说:“刚才大家玩得很快乐,如果要你把我们玩游戏的经过介绍给更多的人,用上这些词语,你会怎么用笔来介绍呢?”经过简单的梳理后,学生动笔了:“当我和小强瞪眼时,小强可好笑了,他的脸一会儿变成猴子,一会儿变成小狗。一会儿又向我翻动眼皮,一会儿,他眼睛动着,嘴挤在一起,鼻子平平的,真是又滑稽又搞笑。可我还是忍住没笑。我也做了个鬼脸,但他还是一动不动。”孩子们的表达水到渠成。

三、掌握方法,在游戏习作中自然生成

体验是个体获得经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学生无话可说是因为体验不深,让学生说真话、写真情,一定要有深刻的体验。游戏恰好能弥补这一遗憾。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获得深刻体验,再把游戏动态定格,教学生如何观察,学生的观察会更细腻,感受会更真切。在“画鼻子”的游戏中,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台上的同学先怎么做的,接着如何,然后又如何;台下的同学有什么反应。这样的方法有句式的训练,又有观察方法的练习,借游戏进行习作,学生可谓是兴趣盎然。

把游戏引进习作课,学生在游戏中学作文,在学作文中游戏,玩中学写,写中再现玩趣,作文也就成为轻松平常的事了。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同时,在玩耍中实现了快乐写作的课标理念。

参考文献:

[1]逯萍.撬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启小学作文教学快乐模式[J].考试周刊,2016(71):42.

[2]吴静,张桂萍.小学快乐作文教學模式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70-73.

编辑 冯志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