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轻舟双线并进

时间:2024-04-24

杨松

L4自动驾驶赛道进入寒冬,与之相反的是,L2+市场正持续升温。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L2+级辅助驾驶的搭载率,已经连续第二个月超过30%。

瞄准L4的轻舟智航,决定走入高阶辅助驾驶系统供应商领域,2022年12月宣布完成数亿元最新融资。

当月,公司正式推出“轻舟乘风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预计2023 年年中达到量产水平。

成立近4年,轻舟智航积累了大量算法能力、数据闭环能力、研发体系等技术经验,算法可以变相复用,这是“换道”的优势所在。

“无人驾驶是终极目标,我们提出双擎战略,即技术与商业化并重的发展思路,通过一个商业闭环推动更大的商业闭环。”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于骞在接受《21CBR》记者采访时表示,L4真正实现还有一定距离,在梦想实现前,必须想办法活下去。

拆解长跑

2022年,轻舟向L2+倾斜,动作频繁。

5月,轻舟推出“Driven-by-QCraft”车规级前装量产自动驾驶方案(即轻舟乘风方案),成为“高速+城区”NOA(导航时自动驶入/驶出高速公路匝道)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

年底,轻舟又与地平线合作,率先推出了基于地平线征程5芯片“轻舟乘风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我们希望在前装量产车型上,推出成本更合理、更舒适的驾驶体验的产品。”于骞表示。

以L2+“轻舟乘风”为例,该方案搭载的是征程?5芯片。从算力级别来说,征程?5是国内唯一破百T(算力),能对标英伟达Orin、可量产的芯片,从根本上支撑更高级的辅助驾驶功能。

为何要携手同属自动驾驶软硬件领域的另一位国内玩家?

“我们不单为某个芯片合作,更看重的是长期生态合作。”于骞解释道,“地平线拥有日益完善的产业链。另外,作为本土芯片厂商,服务和性价比也都占上风。”

该解决方案具备多种高阶辅助驾驶能力,包括无保护左转、行人车辆避让、自动变道、自动转向、红绿灯识别、窄路及拥堵路段通行、自动绕障等,提供点到点辅助驾驶。

更重要的是,支持“城市多场景+高速+快速路”多种复杂路况。

如在高速路上,车辆能安全、流畅应对加塞车辆,并能自主找准时机变道超车;城区路段中,车辆多次主动选择更快车道,精准避让各类横穿车辆、过马路的行人以及“鬼探头”,在拥堵路段也能保持高效跟车行驶。

除了智能性和舒适度,消费者非常看重性价比。

“我并不认同靠堆料去实现驾驶体验的提升,而是通过高性价比量产方案,满足不同主机厂不同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需要,把成本控制在合理区间。”于骞表示。

例如,第四代量产车规级自动驾驶方案“DBQ V4”,只需10%的成本即可实现99%的L4能力,量产成本低至人民币1万元。

轻舟在L2+方案上强调高效利用。研发团队拥有很强的感知、运动规划能力,让有限算力实现更聪明的价值体验。

例如“超融合”感知方案。架构中的“轻舟OmniNet”,靠一个神经网络即可实现视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在BEV空间和图像空间上输出多任务结果,能准确稳定识别超长车辆、异形车辆、跨相机截断物体等,还可节省2/3的算力资源。

本地特色

轻舟最初选择商业化落地的场景,是L4级别的RoboBus。

“中国和美国无人驾驶的早期形态可能类似,但真正进入到大众普及或商业化的步骤,可能会不同。”于骞强调,“中国市场别具中国特色。”

中国道路场景复杂,易发生特殊情况;较美国来说,我国人力成本偏低,“无人”的商机更小。

需求在哪里?

我国人口基数大、密度高,地铁、高铁等公共交通非常发达,最后幾公里仍是待解难题。

公共交通高效,劣势是基础性不强,站点分布不够密集,时间安排无法保障个性化,公共交通工具在满足多人出行需求方面,机动性和灵活性较差。

机动灵活的轿车出行,道路使用效率低。“这么大的一个‘铁皮盒子只装一两个人,有的时候找停车位比开车时间还长。”于骞笑称。

“我们希望提供一种新的运力方式,兼具高效和灵活性,把人流更好与公共交通相结合,包括写字楼、商圈、居民区,解决未来中国高密度人口出行。”于骞表示。

巴士可以网约,具备共享属性;大巴小型化、微型化,能满足更多人的公共出行需求——轻舟团队最终瞄准了小巴。

据IDTechEx报告显示,2040年光是固定线路无人小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80亿美元。

从技术上考虑,小巴处于中低速行驶,乘客对车速的预期可控,速度保持在20km/h-50km/h间,适合自动驾驶初期发展阶段的应用场景;

小巴行车路线固定,车辆可以在同一条线路上反复磨炼,更能确保行驶安全,并可结合V2X(车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红绿灯优先和预警。

总的来说,自动驾驶落地的技术难度与场景相关,小巴相较其他场景,问题少、易解决。

轻舟的RoboBus已在苏州、深圳、武汉、北京、无锡、嘉兴等10座城市开展测试及运营。并推出共享网约巴士方案,在现有小巴业务的基础上,通过智能算法,将路线相近、相同方向的乘客进行即时匹配。

等待梦圆

轻舟的成立背后,是四位创始人的圆梦之旅。

在自动驾驶公司Waymo工作期间,于骞认识了侯聪、大方和汪堃,“我们相信智能汽车将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

下决心成立轻舟,则是受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的影响。“跟他多次畅谈后,我们意识到,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型团队很稀缺,反复思考大概三个月,决定自己创业。”

2019年,轻舟在硅谷成立。

“这是很好的时代。传感器、算法、算力、数据(等技术)得到大力发展,是人类离实现自动驾驶最近的一次。”于骞回忆。

随着商业化逐步落地,轻舟也迎来了高光时刻。

“L2+方面,预计将在2023年中达到量产水平,基本上每个月都会非常好的(订单)消息。”于骞透露。

他认为,算法技术上的高度可复用和高效的工程服务能力,是轻舟俘获车企信任的重要因素,“不仅能做到成本上的高性价比,还能确保产品工程的可靠性,克服了大多数L4自动驾驶公司‘降维做L2+的难题。”

轻舟也积累了一批智能汽车上下游合作伙伴。

比如计算平台领域的英伟达;激光雷达领域的禾赛、速腾聚创;软件领域的阿里云、亚马逊云服务、火山引擎等。

智能巴士已开始为轻舟造血。

模式有三——组成合资公司一起运营;第三方机构负责运营;三是公交公司直接购车自己进行运营。轻舟倾向于联合主机厂、战略资源合作方等,一同出资建立合资公司,实现轻资产运营。

国家发改委预计,到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渗透率将达82%;2030年,数量将突破3800万,渗透率提升至95%。

双线并行,轻舟2022年年底宣布完成数亿元B1轮融资。投资方包含中金汇融基金、TCL,以及产业生态头部芯片企业,老股东元生资本跟投。资金将用于加速高级辅助驾驶前装量产以及小巴的规模化落地。

“2021年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我们不断打磨新技术、新产品,还有对市场的新理解。”于骞表示,2023年的重点是保证高质量交付,让成本更为合理。

轻舟载着创始人们对自动驾驶的梦想,继续扬帆前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