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李秀琼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会发现有些学生虽然掌握了基础知识,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想不到怎么用。这就是缺乏实践,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将知识转化成运用能力。结合教学实践对怎样以实践体验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实践;任务
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的初期,从简单、形象的几何图形和数字运算逐渐深入。一般来说,学生在初期都能跟上,但是到三年级阶段随着知识的深入和应用题的渗透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逐渐跟不上课堂。这是什么缘故呢?经过多年教学观察发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没能将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运用结合起来,未能生成运用技能。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只顾抽象的理论说教,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引导同学们通过实践体验,将理论知识转化成运用技能,从而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有效提升课堂效率。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实践体验,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以生活实例,实践数学初步运用
小学阶段,孩子们处于身心发育初期,对抽象概念理解往往不到位。所以,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照本宣科的理论说教,而是要注意结合学生数学的生活情境,整合形象的实例,让学生通过实例实践,初步体验数学知识的运用。
例如,学习了“长方形面积计算”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强调同学们记住面积的计算公式:长乘以宽。平时练习题也多是求阴影部分的面积。这其实是停留在公式的理论阶段。要想让学生生成实际运用能力,我们就要设置生活问题来吸引学生实践解决:王老师要装修房子,已知客厅长8米,宽5米,而地板砖是边长0.8米的正方形。请问,王老师最少要买多少块?这样的问题生活中很常见,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面积”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然后通过思考完成对该问题的解决实践,从而培养他们在生活中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以合作学习,实践知识生成过程
死记硬背的知识必然不能灵活运用,要想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领会和运用能力,我们还要引导他们参与实践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中,会遇到一些相对复杂或抽象的问题,这时候我们不能只求结果,而是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实践研究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为了充分激发每位同学思考、交流和实践能力,我们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构建相互帮扶的学习小组。
还以《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为例。教材不过是个例子,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都不足以满足学生的认知。为了扩散知识,让同学们产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我们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同学们分组开展学习研究活动:(1)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涉及面积计算?(2)通常有哪些常用方法来比较面积大小……这些开放性的问题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在组内可以放开思想束缚,结合生活见闻,集思广益,优选经典案例。具体操作中同学们会有很多建设性的发现:(1)栽树问题;土地测量等问题都要计算面积大小;(2)计算面积对比,分割拼接对比……这样在组内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探讨和实践体验,易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真正弄明白面积的真正含义,如此才能拓展知识,达到了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三、以主題任务,实践数学综合运用
知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不是在课堂上用,所以我们不能只是引导学生“纸上谈兵”。我们要敢于带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捕捉现实问题。以现实问题为原型,设置数学综合运用实践,让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分析,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来筛选有效信息,建立数学逻辑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关于“统计”知识教学,很多学生觉得内容无聊,也不好掌握。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要过多地去说统计的理论知识,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学生深入到生活中来发现和实践实际问题:让学生给家里管账,做好一家人每天的生活开支登记和统计,然后到月底根据具体数据画一画统计图,并给予具体的分析。这样学生通过实践会发现,通过统计分析生活开支,能有效规划生活,规避浪费,为开源节流提供经验根据。
如此一来,以主题任务的方式驱动同学们到实际生活中亲自解决问题,这样就能锻炼他们以数学思维思考问题,从而寻找有效数据,建立数学逻辑关心,有效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的综合实践能力。
本文是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怎样引导实践体验,提高小学数学认知速率的几点分析和认识。总而言之,数学是知识也是能力,学习数学不仅是让学生记住知识,还要能增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想达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实践课堂,让学生通过体验来深刻认识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这样才能掌握知识运用精髓,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储东亮.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李婧妍.小学数学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J].新课程,2016(10).
编辑 张珍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