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王立晓
摘 要:探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探寻的过程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亲自寻找并实践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结合案例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的误区,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目标;引导;内容;形式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推进已有十多个年头,新课程所阐释、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全新理念已深入人心,一种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普遍被广大教师所认可,被各学科教学所采用。但笔者在日常听课、研讨中也发现,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误解了探究性学习的真实含义,课堂活跃却忽视实际,活动多样但只注重形式,使教学走入了追求形式的歧途,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一、目标指向不明,学习漫无目的
画面1:“年、月、日”的教学中,教师为了使学生发现“每四年有一个闰年”的规律,让学生从事先准备好的各个年份的年历卡中,找出闰年和平年的年份,并按顺序填写在相应的表格里,看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可在实际教学中,第一位学生回答“闰年的年份都是开奥运会的年份”,这时,教师为了顺应学情,便“顺势”启发:你对奥运会知道些什么?你想为北京奥运会做些什么?于是乎,学生放弃了对闰年规律的探寻,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气氛异常热烈,“学习”热情高涨……
反思:案例的探究活动很开放,但这种开放显然已经走入了误区,造成了数学课堂不伦不类、本位缺失的尴尬。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但是,在实现多元价值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处理好各种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考虑如何凸显数学的学科特点和教育价值。如上述案例中所述,这种目标不明的探究和开放无度的教学活动使目标生成失去了支柱,导致了知识技能目标的“虚化”和过程方法目标的“游离”。教师应当在学生学习偏离教学目标时“该出手时就出手”,有效地矫正偏差、更正策略。
二、忽视教师引导,一味追求自主
画面2: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时,教师播放了学校门口公路上车水马龙的“生活实况”。要求学生记录在5分钟内各种车辆经过的数量。5分钟录像放完,没有一个学生汇报的数据是正确的。课堂上出现了乱哄哄的场面,无奈之下,教师只好重新分工,明确方法,再播放一遍录像。当再一次汇报数据时,课已进行了近20分钟。
反思: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独立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从案例2中,我们不难看出,活动的组织没有充分的准备,导致了学生操作活动的失败。教师给学生自主权,并不等于不管学生,放任自流。反之,在探究活动前,教师应针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活动,随时掌握情况、正面引导。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摆正教师讲解和学生探究的关系,尤其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讲解的成分可能所占比例要大些,因为概念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单纯由学生去探究、发现,学生并不一定能“探”出结果来。
三、无意精选内容,只求气氛热闹
画面3:20以内的加法教学:盒子里有9个球,盒子外有2个球,一共有多少个球?教师引导学生摆弄小球:从2个球中拿出1个球放到盒子里,凑成10个。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一看就知道共有11个。让学生直观感知,通过多次不同的“凑十”,教师再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图式表象并使其外化,学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反思:案例3中的操作活动是一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操作活动在这里充当的只是一种工具的作用,摆弄小球是帮助学生将具体的实践操作形成的表象转化为数学知识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活动应是这样的过程:学生提出问题或根据问题寻找解决方法,自主地选择、使用一些方式(工具)进行活动(操作),过程中还要会与人合作,交流自己的思维,并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操作进行反思和评价。所以,什么样的知识可以作为探究点,也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而不能仅仅是为了让课堂显得“热闹”些。特级教师钱守旺说得好: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
四、只重形式花俏,不求探究实效
画面4:一位教师上“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把学生带到学校的篮球场上,发给每组一条卷尺,让学生寻找篮球场的周长、测量周长。在操场上上数学课?学生感到很新奇,东奔西跑、左顾右盼,在测量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一节课就在学生嘻嘻哈哈中过去了,等回到教室汇报时才发现只有少部分学生完成了测量。至于如何计算,那只能等到第二节课了。
反思:案例4中学生对周长是有所体验,但学会了什么?不必说篮球场周长是否真的需要去实地测量,即使真的去测量,如果没有事先的精心设计、安排,让学生明白去篮球场干什么,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按什么计划(程序)去测量,那很可能成为一场“闹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只重视其知识获得功能,而灌输式地“教”学生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如果我们在探索过程中只把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抽取出来深化训练,实际上仍只是知识的传授,成了关于方法的知识的传授。那样的话,探究性学习实质上成了为探究而探究。因此,我們在此过程中应让学生面对问题探寻个性化的方法,强调过程性探索,在经历和体验中理解探究性学习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编辑 张珍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