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说”生“慧”

时间:2024-06-03

梁少君

摘 要:“说”是数学语言的口头表达形式,是思维的外壳。在小学数学课中,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不仅使学生明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逻辑性,拓展思维能力,丰富其数学素养,让课堂教学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敢说;多说;会说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普遍较差,平时的教学普遍重写练,轻算理。常常发现学生回答问题、表述算理时,不是词不达意,就是话不完整。教师的教学往往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而教,为了问问题而问,不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因此,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引起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的发展,培养和训练他们有话可说,敢“说话”,喜欢“说话”,会“说话”,是我们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敢说

“说计算”。在数学课上,平时发言积极、声音较响亮的总是那么几个学生,有的人即使会说、想说,但却不敢说,怕回答错误引来同伴的笑话。因此,木呆地坐着,被动地接受。如果通过反复的训练,让学生利用语言准确、明朗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思维将会得到提高。比如,竖式计算45×28这一题,学生会在眨眼间工夫把结果算出来,然后小组讨论:“你是怎样想的?”在组长牵头之下,他们会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平时不敢作声的学生也加入其中,或者倾听同伴说,或者结结巴巴跟着说。几分钟过后,各小组代表汇报计算过程,最后教师引导全体总结说出计算过程:先用乘数个位上的8去乘被乘数45,代表8个45等于360。然后用乘数十位上的2乘被乘数45,代表20个45等于900,再把360加900等于1260。老师根据发言代表的回答给小组加分奖励,大大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二、多说

1.说数学公式

在小学数学领域里,有不少的计算公式是要求学生在不断地说中加以记忆的。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引导学生分组活动,先动手剪一个圆,然后在圆上画直径,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个小扇形,最后沿着一条直径把圆剪成两半,将剪出来的小扇形拼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这时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πr,宽等于圆的半径r。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所以圆的面积等于πr×r=πr2。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把刚才做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说一遍,再分组汇报,最后全班学生边回忆边述说,老师再配合板书公式,这样的教学能寓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动口表达于一体,有趣而高效。

2.说概念定义

如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定理定义,需要在不断的讲述中去强化记忆。比如,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判断题:“2个半圆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圆”。有个别学生一看到题目,不假思索地马上判断出“正确”,而也有的学生持不同意见。这时我先让他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让大家都说说认为正确和不正确的理由。经过几分钟的讨论,再由发言员提出本组的见解,最后学生都达成了共识,并正确说出本题错误的原因在于:要半径相同的两个半圆才可以拼成一个圆,半径相同这个条件不能缺少。经过这样的说数学活动,学生对数学概念有清晰而牢固的印记,效果比死记硬背强多了。

3.说解题方法

說解题的思路、方法和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说话”教学要求学生能有根据、有条理和比较完整地表达内心的数学心理思维,其效果正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形式化和自我完善。例如,在第七册数学广角“优化”这一单元,让学生说说如何在最短时间完成洗茶杯1分钟、洗茶壶1分钟、接水1分钟、煲水3分钟、找茶叶1分钟、冲茶1分钟这几项工作。大家接到学习任务后分组讨论,各抒己见。记录员把组员的意见都写下来,通过比较后筛选,学生发现在煲水3分钟的同时可以做洗茶杯、洗茶壶和找茶叶的事情。因此,完成以上几项工作的顺序是:接水1分钟—煲水3分钟(同时洗茶杯1分钟、洗茶壶1分钟、找茶叶1分钟)—冲茶1分钟,合起来至少需要1+3+1=5分钟。

三、会说

1.小老师制

针对众多学生只会做题,而不善于表达解题思路的情况,我摸索出小老师制的教学模式。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采用一帮一的学习方式,让优秀生在帮助同伴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让学生全面讲述自己的数学思路,并训练表达能力。当然,平时对小老师的要求是不能直接给同伴说出答案,而是逐步指引。

2.点评员制

我们提倡课堂上精讲多练,省时高效,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极大焕发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现在推行“点评员”制。课堂上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后,老师采用投影仪把个别学生的作业投影在黑板上,然后请点评员上讲台逐一评讲。这样的训练能体现出知识技能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共同发展,为学生素质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它需要教师平时把这项训练渗透到各个学导环节,为学生创造各种展示的机会,并将它持之以恒,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们能快乐地学数学、说数学。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说”出口才,“说”出胆量,“说”出本领,更“说”出智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