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补”出来的精彩

时间:2024-06-03

戴平

摘 要:补白,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教材的空白点或生发点,让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合理地补上课文语言的空白、情感的空白或意境的空白,使学生在“无”和“有”的转换中,形成“意”和“言”的自然融合,“训练”和“感悟”的比翼双飞,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留白;补白艺术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抓住教材的空白点或生发点,让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合理地补上课文言语的空白、情感的空白以及意境的空白,通过发现“没有”而了解其“有”,使教学内容更加周密、清楚、完整。因材设计,巧妙“补白”的教学,为学生打开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让语文课堂更加鲜活起来。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文本恰当的地方进行补白,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文内容产生火花的碰撞,达到既能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又能发展思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质量的效果呢?

一、曲首补白——未成曲调先有情

阅读时的情感状态,是一种弥散于教学过程中的持久的情绪倾向,它对于课文的情感基调、理解方向及阅读策略都传递着主导信息。导入新课时对课题的拓展探究、初读课文时链接背景补充资料,都能激发学生阅读研讨的强烈愿望,并为课文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题目是课文的眼睛,它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提及文章的要点,或点明文章的中心。但它不可能把文章的全部内容提示出来,所以,教学时我们就可抓住课题留白,找准切入点,精心设计揭题解题思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例如,四年级有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触摸春天》,讲述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又把它放飞的故事。上课伊始,我在黑板上写下“春天”,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春天”前填上动词,“盼春天、听春天、闻春天、找春天……”孩子们的主体意识在我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答案也异彩纷呈。而课题“触摸春天”是何用意呢?此时我揭示课题,让大家针对这个特别的课题提出疑问,引导他们二次拓展。“谁触摸春天?为什么触摸春天?怎样触摸春天?她触摸到的春天和我们看到的一样吗?”孩子们很好奇,都迫不及待地想进入课文去看个究竟。这一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由此诱发了他们积极读书思考,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二、曲终补白——余音绕梁意未尽

一篇优秀的文章结尾不应该是一个完美的“句号”,而应该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省略号”,课文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课文之外便有更广阔的创造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结尾的特点设置留白,让学生回顾与升华所学知识,激起课外进一步探究的渴求心理。文已结尾,课将结束,而学生的思维活动却在持续,就如一曲弹罢,绕梁三日不绝,这正是学习课文的最佳境界。

(一)品味语言,积淀感悟

许多文章结尾,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欲言又止,留有思维的空白,让读者去思考探究。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思维的空白点,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语言,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尾:“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小女孩悲苦的命运和句中两次提到的“幸福”看似矛盾,其实值得探究。怎样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幸福”呢?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层层递进,感悟品味:(1)小女孩受尽煎熬,现在终于解脱人间的苦难,和奶奶一起到天堂去获得幸福。(2)小女孩的现实生活如此不幸,但她临死前看到过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她的精神正经历着幸福。(3)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与痛苦,如果我们能从小女孩那里汲取力量,点亮心中的幸福之火,就可以驱赶现实中的黑暗和苦难。既让学生在脑海里不断重温问题意识,又把思维的触角延伸到现实生活,加深了情感积淀。

(二)后续情节,顺势延伸

有的文章写至高潮处特意不写结局,戛然而止,留下一段艺术空白。学生学到此处,课文已经结尾,学习兴致却仍然高涨。这时老师就可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想象,后续课文情节,将学生引向深处。有时,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还可以将这种弹性最大的空白,巧妙地作为课堂延伸练习让学生课外去填补。

如《半截蜡烛》中,“正当他踏上最后一級楼梯时,蜡烛熄灭了。”蜡烛熄灭之后,杰奎琳真的睡了吗?她在楼上又听到哪些动静?三个德国军官走了之后,他们一家会有怎样的想法与做法呢?最终他们会怎样收藏那份情报呢?这些问题,学生们都有可能想到,甚至想得更精彩!

综上所述,对于留有想象空白、饱含丰富内涵的文本材料,我们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挖掘其潜在的信息,扩充其丰富的内涵。只要把握时机,思在当思时,练在当练处,必将使学生在“无”和“有”的转换中形成“言”和“意”的自然融合,达到以情生情、以思引思的教学效果,使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于永正.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

[2]杨国全.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指导[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编辑 郭小琴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