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语文半小时课堂课后拓展例谈

时间:2024-06-03

林雪飞

打开文本,你会发现在一篇篇文笔优美的课文后面是文本编写者精心设计的课后习题,它如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时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目标,有时告诉我们教学训练的重难点,有时教给了我们教法和学法。它本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支柱,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很少研究它背后隐藏的价值。课后习题成了摆设,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半小时课堂”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重视课堂练习的有效性,精讲多练,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演练场,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半小时课堂”新理念的改革之风吹进了那曾经被遗忘的角落——课后习题,它逐渐被重视,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为促进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立下汗马功劳。本文试图尝试在“半小时课堂”新理念指导下挖掘课后习题的重要价值,创造性地运用课后习题构建有效课堂。

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依据课后习题,达到“双效”

仔细地去品读课后习题,发现它既体现了教学的重难点,又暗含了教学的思路和学习方法,依据课后习题就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达到“双效”——即有效备课和有效预习。课后习题不仅是教师有效备课的指南针,也是学生课前有效预习的引领者。

1.课后习题——教师有效备课的指南针

课后习题之所以能成为教师有效备课的指南针,是因为它既体现了课堂教学目标,又突出了教学训练的重难点,并提供了教学方法。备课时,教师只要从整体出发,把课后习题作为练习主线,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板块,课堂教学自然会精彩纷呈。

(1)依据课后习题,确定教学重难点

人教版第三学段课后习题有很多是针对文本的重难点精心编排的。我们要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础上,依据课后习题,用心琢磨它与课文重难点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把课后习题作为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一个“突破口”,就能顺理成章地突破重难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时,解读文本时发现作者对“两位母亲”深深的眷恋和怀念之情感人肺腑,感悟作者对“两位母亲”的真挚情感是本课教学重点,而课后习题恰好是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的,我以此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作者眷恋和怀念两位母亲的重点词句,读中感悟,以读促情,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2)凭借课后习题,巧设教学板块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演练场,那么课后习题则为它的训练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演练内容。凭借课后习题,巧设教学板块,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课堂教学,真正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例如,教学六上《少年闰土》时,我凭借课后习题“课文写了闰土的几件事,你觉得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巧设了四个教学板块:①抓题眼,初知闰土形象;②重点研读四件事例,感受闰土的机智勇敢;③读中感悟,抓重点句理解句子含义;④以读促写,仿写外貌小练笔。这样的教学板块不仅目标清晰,而且步步重点突出。

2.课后习题——学生课前预习的引领者

课前预习最大的好处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借助课后习题指导学生预习,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举两得,课后习题成为学生课前预习的引领者。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将相和》,在指导学生预习时,我利用课后习题“用简洁的语言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合适的小标题,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作为课前预习题,不仅让学生抓住了课文主要内容和重点,而且让学生明白了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自然如鱼得水,运用自如,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二、咬定“文本”不放松,立根原在“习题”中——落实课后习题,构建有效课堂

课后习题犹如课文的灵魂,是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依

据。如果牢牢地抓住了它,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不会偏离轨道。教学中,巧借课后习题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板块,把课后习题有重点地分散在课堂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精彩纷呈,课堂教学才会有实效。

1.落实课后习题,突破教学重难点

人教版第三学段的课文大部分比较长,文本需要探讨的问题往往是很多的,我们往往很难选择,不知道该怎么办,教学时又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学中,我们必须找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个“切入点”,贯穿教学全过程。一些课后习题就成为突破课文重难点的“切入点”。只要抓住和落实了课后习题,就能突破教学重难点。

例如,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课后习题“何为神机妙算?课文哪些语句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依据这个练习题,我确定教学的重点是抓住“神机妙算”,以它作为教学的“切入口”,精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找出从哪些句子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然后读中感悟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他知人心;二是上知天文;三是下知地理,对诸葛亮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2.落实课后习题,进行有效练笔

人教版第三学段有很多课后习题设计很适合小练笔。教师应充分落实课堂练习,设计有效的练笔实践。

例如,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课后小练笔:嘎羧与村寨告别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很感人。请选择一个场面进行练笔。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题进行练笔,一篇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的文章在学生笔尖流淌。有的学生写嘎羧站在村口,眼里噙着泪水,呕呕地吼叫着,仿佛在说:“再见了,波农丁大叔,精心照顾了我二十六年,让我过着神仙般的生活;您这比海深比山高的恩情我一辈子不会忘记……”有的学生写嘎羧站在江滩上,眼前又浮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它和同伴托着英勇的将士,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情景……

像这样练笔点第三学段课后习题中很多,只要我们充分利用教材,以独特的眼光发现课后习题中极具价值的练笔点,适时开展练笔活动,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增强学生探究语言的兴趣,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拓展课后习题,开展实践活动

人教版第三学段教材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课后习题中增加了许多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语文课外综合性实践活动,这是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向课外拓展的桥梁。教师可以把这类课后习题作为延伸课外学习的拓展点进行教学,让学生查阅资料,阅读名著,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例如,学了《半截蜡烛》,让学生演一演自编的课本剧;学了《鲁滨逊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推荐学生阅读这两本小说原著等世界名著;学了《草原》《彩色的非洲》《威尼斯的小艇》,让学生课外收集世界风景图片,出一期墙报……

课后习题是一座拥有丰富资源的巨大宝库,它为师生教学活动架起了一座桥梁。我们要独具慧眼地去挖掘课后习题隐藏的重要价值,才能使它如源头活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课堂教学注入无限的活力;才能使语文教学目标明确,设计精炼,练习到位,扎实有效,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自从“半小时课堂”新理念的改革之风吹进了那被遗忘的角落后,被埋没的一处处亮丽风景终于被教师发现,引来了许许多多的教师驻足观赏,最兴奋的是那些受益的学生,他们在尽情欣赏奇特的风景。大家不由惊叹: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却在那曾经被遗忘的角落中……

参考文献:

[1]陈永忠.巧用课后习题,提高教学效率[J].福建教育研究,2014(4).

[2]黄志锋.把课后习题“用到极致”[J].小学语文教学,2014(1).

编辑 任 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