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朱琴
e学习就是数字化学习,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有教材为基础,突出开放、多边互动与探究性,以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课的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数字化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让学生经历探究科学的过程,从而培养其探究科学的思维,学会探究的方法。
以数字化学习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它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学习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再生性的;学习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目前数字化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平台:上网本和各种平板电脑。
第一次接触e学习是在北郊小学,听了徐青校长的一节e学习数学课“公因数”,使用的是iPad,每个学生一台。教学中,徐老师用四张学习任务单把整堂课串了起来,学生可以用电子笔在苹果平板上随意书写、圈画、修改,并可以随时上传作业,老师也可以快速切换调用学生已经完成的课堂笔记,随时了解学生的听讲情况,及时调整教学任务。
我很自然地想到不久前上的一节数字化公开课——“点亮小灯泡”,下面我以这节课为例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心得体会。“点亮小灯泡”是一节动手实验课,有两个重难点:①了解小灯泡的内部结构图,②连接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图。这节课有一个环节是这样的:以小组为单位,用一个灯泡,一个电池,一根或两根导线设计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连接图,如果你有几种方法就请你都画下来。我一开始采用的是纸质记录单,但发现在后面的实验中,各小组在尝试连接时只试了自己小组的设计图,小组之间的交流很少,效率非常低。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堂中,小组交流是其探究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完善的小组交流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后来用平板电脑处理,每小组把自己的设计图上传到分享平台上,这样大家不仅都可以看到每组的设计图,而且还能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刚才对自己设计图不满意的小组也会有所启发,还有些小组还想试试别的小组的设计图,这样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就会更加有效,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设计一幅成功的连接图,而是希望学生在不断地尝试、探索交流中总结经验方法。使用实物连接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设计图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小组没有设计出成功的连接图。所以在实验开始时,我补充了要求,让学生多多尝试,一旦尝试成功就立刻记录下来并且上传。这个过程比较长,孩子们不断尝试连接方法的过程就像科学家做实验一样,先设计几个方案,发现行不通,马上重新思考,调整方案,一次一次地尝试,自己的不行试试别人的,终于有一次成功,欢呼雀跃的同时也赶紧把方法记录下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把探究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功底打扎实了,学生才可能真正地成长起来。在解释能使小灯泡发光的原理时,形成闭合的电路这个概念不够形象,我们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视频,在一部青少年科技节目《Why》中有这样一段视频,借助环形充电小火车来向大家解释要让用电器工作起来必须具备的条件:一个能够提供电力的电源,小火车必须要接在一个闭合的环里,任何一处出现断裂小火车都不能正常工作。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很多实验现象不适合老师演示实验,更别说是学生分组实验,有时常常沦为老师只是嘴里说说,很难真正有效开展,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应该善于利用高科技手段把一些看不到的“暗箱”或者在有限的空间里无法观察的实验现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促进学生对内容的有效理解。比如,在上《看星座》这一课时,可以通过专门的APP软件,把巨大的星空还原在平板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学习,这样比纸上谈兵强多了。
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如果学生生病在家,就可以通过平台在家自主学习,如果有困难还可以向微信视频求助。除此以外,平板上带有一些传感器,比如:感温的、感光的、音量的,我们还可以外接一些比如测量空气中粉尘含量、磁场等的传感器,这样简化测量过程,使测量过程变得更有趣,数据变得更准确。数字化技术作为教师的新教学辅助工具和学生学习的工具,是教学手段变革的大势所趋。通过数字化探究实验室,实现了科学实验环境数字化、教学内容数字化,改革了科学实验传统教育方式,改善了数字化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培养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一代高素质人才。
e学習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现在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肯定也存在很多问题。它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练习纸、常用的媒体设备课堂教学相比,e学习的课堂是否带来了变革?究竟怎样的教学内容更适合使用这一技术?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实践、去思考。
编辑 高 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