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林丽燕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提出如下目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当阅读一篇篇抒发着学生童言童心的儿童诗时,会拨动他们心中的琴弦,那一句句诗意的语言便流露出来转为表达,不知不觉中就爱上了写话。
关键词:童诗;阅读;表达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世纪老人冰心的至理名言,小学时代是读书的黄金时间,要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就要从小学生抓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提出如下目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教学儿童诗,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多种形式的诵读。诵读既是体现孩子阅读能力的一个方面,又是理解内容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反复诵读中入情入境,在情境中理解、欣赏、品味儿童诗的语言,丰富孩子们的语言积累和语感积淀。
一、诵读,拨动心中的琴弦
现在课堂上又开始提倡大声朗读,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种语言艺术,即通过个人的口头语言,加上自己的情感表达,再根据文字内容发挥想象,经过再创造,使无趣的书面语言变为有趣活泼的有声语言。古人在教学时就强调诵读,如一系列的古文,孩子是读了又读,背了又背,常从书塾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借助诵读,在有声的环境里孩子感觉更为深刻。蒋仲人先生说:“就学习语文说,朗读最重要。”所以,对于童诗,为了迎合低年级孩子,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既能提高兴趣,又能促进积累和语感积淀。
1.自由诵读
童诗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童性的儿童文学形式。童诗的语言短小精悍,节奏活泼欢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美。小学生特别容易被吸引、被打动,情不自禁地走进诗里。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童诗,或大声唱诗,或摇头晃脑,或相与唱和。《博美狗》:“小博美,长得好,屋子里,到处跑。叫它表演,它也办得到,前脚搭在矮凳上,蓬松尾巴摇啊摇。”学生边读边演,一边读一边想起自己家养的猫猫狗狗,还说起了它们的故事。有的孩子还不知不觉改成了自己家中的小狗狗:“小胖胖,长得好,吃饭前,总爱叫。我们吃饭,它围着你转来转去。前脚搭在矮凳上,蓬松尾巴摇啊摇。”不用老师怎么启发,孩子自己脱口而出。不得不说,孩子就是诗人,可爱而且真诚。
2.对答诵读
对答式诵读,就是一问一答地诵读诗歌,可以生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进行。在合作中孩子们找到读诗的快乐,又在对答中激发了他们创作的灵感。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阅读链接中有一首童诗《谁会飞》,也可以采用同桌、男女,师生间配合展开诵读——甲:谁会飞?乙:鸟会飞。甲:鸟儿怎样飞?乙:扑扑翅膀去又回。甲:谁会跑?乙:马会跑。甲:马儿怎样跑?乙:四脚离地身不摇。甲:谁会游?乙:鱼会游。甲:鱼儿怎样游?乙:摇摇尾巴摆摆头。
二、想象,放飞理想的翅膀
胡适在《谈新诗》中说过:“诗须用具体的做法,不可用抽象的说法。凡是好诗,都是具体的,越偏向具体的,越有诗意韵味。这便是诗的真实性。”古诗、新诗如此,儿童诗也是如此。教学多年来我的感受是,教孩子写诗,必须基于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在诵读的基础上,孩子有了一定的积累,再让孩子写诗,让孩子用笔记录自己对世界纯真的感受,才可以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
1.巧搭桥梁
儿童不会抽象认识事物,却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引导,使孩子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样的引导下,孩子就能创作出我们意想不到的作品。
比如,我在教学儿童诗《爸爸妈妈和我》时,内容是这样的:爸爸是蓝天,妈妈是白云,我是飞在蓝天中的一只小鸟。爸爸是园丁,妈妈是花朵,我是绕着花儿飞的蝴蝶。爸爸是大树,妈妈是枝叶,我是长在树上的果子。
在多种形式诵读后,我问孩子:“这‘蓝天和‘白云”,‘园丁和‘花朵,‘大树和‘枝叶是什么关系?还有什么景物有这样的关系?”孩子说了很多,“月亮、星星、夜空”“小河、溪水、鱼儿”,并写出了一句句童诗:“爸爸是夜空,妈妈是月亮,我是夜空中璀璨的星星。”“爸爸是小河,妈妈是溪水,我是在溪水里游来游去的小鱼。”
2.迁移模仿
童诗语言简单,字数少,结构不复杂,容易阅读,容易模仿,容易创造,所以,儿童善于创作童诗,甚至是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儿童写的诗是天籁之音,是纯真情感的抒发。孩子喜欢写诗,关键在于老师引导。写诗最能够表达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语言创造能力。所以,在诵读童诗中,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很多孩子会在欣赏完一节诗歌后很快地仿写创作。比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童诗《四季》时,在他们反复诵读完之后,甚至会背诵之后,我这样引导:“春天除了小草,还有什么盛开呢?夏天里除了荷叶,还有什么呢?……”孩子们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然后我又利用课件播放了事先设计好的与春夏秋冬相关的图片,孩子们在欣赏完这些图片后,头脑里的直观画面更强烈了,有的说:“柳枝弯弯,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有的孩子说:“西瓜圆圆,他对蝴蝶说:‘我是夏天。”甚至有的孩子一下子说了好几节:“梅花朵朵,她挺立在风中,说:‘我就是冬天。”“蝴蝶飞呀飞,他对花儿说:‘我是春天。”“鱼儿游呀游,他对大海说:‘我是夏天。”“螃蟹爬呀爬,他对沙滩说:‘我是夏天。……孩子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他们的表达欲望是那么强烈,这样一首首童诗就诞生了。
三、活动,让孩子爱上写诗
有一天,在读着一本杂志,突然被一句话深深吸引了:“诗比节日更永恒”。儿童是诗的天使,儿童的生命是梦想的、象征的,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梦想的生命。一个人不一定要成为诗人,但他的生命中不可缺少詩。
平时我会利用早读课的时间,让孩子背诵一些古代童诗或者现代儿童诗,可是感觉孩子为了背诵而背诵,虽然内容记住了,可是没有理解,把诗读得很苍白无力,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就厌烦了这样的背诵积累。到底怎样才能让这些诗歌和孩子的生活有关呢?我想到了开展活动。比如,带孩子去户外触摸春天、观察春天,然后再吟诵关于春天的古诗或者童诗,每次活动都有一个相应的主题。还有,林良先生写的童诗都是反映孩子生活中的人、物和景,比如动物类的《麻雀》《蚂蚁和树汁》《猫咪》《猫头鹰》《熊猫》《蜜蜂》……生活事件类的《洗澡》《睡午觉》《下雨天》,每次诵读这些童诗的时候,我都会让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或者以动物为主题开展活动,这样孩子诵读这些童诗就很有感觉,再让他们模仿说一说、写一写,就有话可说了。
儿童诗在整个文学领域里,也许只是一条小溪,然而,它流淌着的是鲜活的思想和生命力,这就是真实的幸福。只要教师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引导孩子,儿童就会有无穷的想象力,创作一首首富有生命力的童诗。只有让孩子觉得自己也可以是诗人,他们才会爱上写诗,爱上写话。让我们用心用爱,且行且思!
参考文献:
[1]常丽华.农历天空下的诗词之旅[J].小学语文教师,2009(1):9-11.
[2]陈道佩.基于童性的儿童诗校本课程实践研究[J].小学语文教师,2016(11):61-64.
编辑 赵飞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