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辨析

时间:2024-06-03

杨世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变迁,儿童的道德观发展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教育改革也促使道德课程的实施变得复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实现生活化教学,是一种理想的教学设计,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品德与社会课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利用生活现象来对儿童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道德观

一、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1.道德教学的困局与德育的实效性现状

直接的道德教学是目前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主要方式,这样只能使学生形成一种具有强制性的观念,而不是自我形成的道德观。直接的道德学习让学生只能停留在一个虚幻的道德理念上,并没有了解富有这种道德需要保持的行为。已经使道德观与生活脱节,这样的一种道德观念并不能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将道德行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课程,这一门课程区别于灌输式的道德教育,灌输式的道德教育培养出来的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品德与社会课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转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对于德育的实效问题,有专家认为当前的德育教育没有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研究者没根据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正确地对儿童进行德育,只是泛泛而谈地论道德。儿童的成长是受所处的外部环境而影响的,因此外部环境对于儿童道德观念的树立有着深刻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尊重儿童的生活,并且能够感受儿童的内心世界。将品德的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2.从生活德育到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的建设

(1)生活德育思想及生活教育论

在西方国家的自然教育理论中就已经提出最早的生活教育理论——教育即生活。而在我国生活教育理论的最大贡献者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与生活之间相互联系,要求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关注儿童的内心,关心儿童的生活,尊重儿童的个性化发展,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主张以生活来给儿童最大的启迪。在教育心理学方面,要求学生以自己的生活作为依据,并且在生活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架构。也就是说,学生并不是以一种盲目无知的状态参与学习的,而是内心已经拥有了对生活的思考,对学习的向往,已经形成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而且随着生活经验的累积,他们能够利用现有的知识激发自身的推理潜能。

(3)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生活化的内容

儿童的道德成长是由无规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儿童的道德发展是离不开道德实践的,道德观念的养成依靠道德实践的情境。品德与社会课作为一门培育学生道德观念的课程,课程的建设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道德,培养自身的道德观。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课程,需要教师开展和组织教学活动。课程的开展要注重价值观的养成,并且要整合道德和伦理观念。课堂教学的设计要有对生活规律的科学认识和理性的思考,从而进行一系列规范化的教学活动。对于品德与社会课来说,教学的实施强调生命的意义的实现,引领儿童树立自身的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彰显个人魅力。

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化是让学生从抽象的书本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造物主给自然、给生活所建立的美好和谐情景。让学生感受现实世界的冲击,让学生爱生活、关注生活,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学生自身的感受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然后所产生的新课程理念。基于这样的理解就意味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学生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教学设计的,旨在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相关联起来,建立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

二、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探索

要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生活化,就应当如陶行知主张的在生活矛盾中选择积极向上的好生活。以多元化的生活做为纽带,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抓住契机运用情境感受以强化实践体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德行。

1.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作为课程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材,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让教师讲授,而是教师利用教材来促进儿童活动的重要工具,是引导儿童进行活动的有效资源。儿童在参与课程学习时,应该以一种动态的方式来参与,而不是静态的。学生在接受教学时,只有亲身体验,才会有最真实的感受,通过真实的体验来形成自身的道德观,并通过自身的体验来构建自身的道德标准,让学习过程变得有意义。

2.体验式的生活教育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融合

教师应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父母的工作和生活,体会父母的辛劳,并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儿童在生活中能够亲身体验,对生活进行反思。只有当学生通过自身的行动去体验才能够使学生的内心产生质的变化,这样的学习才能算是主动的。体验式的学习能直接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凭借自身的情感认知来正确地看待生活,去体会,去发现,并且去创造,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够真正地与学生的内心世界贴合。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生活化的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而形成的特定教学结构。生活化的课堂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首先,在课前走入学生的家庭,对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初步的认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多样化生活,再现生活情境,让学生有情感体验;最后,回归课堂,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以学生作为教学主线,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培养。以大胆开放的教学方式,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把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再次体验生活,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尝试,教师也融入学生群体中,并且向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与学生成为一个学习整体,让学生能在没有束缚的情况下大胆学习。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生活化是一种以学生为发展基础的理想化教学理念,教师将现实生活的经验带入到课堂,构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且能够运用知识,达到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儿童的品德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最直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在教学中难免会因为教育环境的复杂多变而产生问题。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深入思考,不断地探索学生的生活,让品德与社会课堂具有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宝清.体验学习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6).

[2]王智胜,林海涛.让品德与社会课真正的“活”起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6).

[3]周秋凤.学贵有疑,疑则进:小学高段学生品德与社会问疑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6(4).

[4]庄丽敏.“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设计[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6(5).

[5]曾小俞.触摸生活的真实:小学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探析[J].教育观察,2015(3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