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周地兰
【引子】
第一次听到“磨课”一词是在我刚来城关三小不久,学校要新调入老师上一节汇报课,我很紧张,也很认真地努力着。老师们聊天的时候偶然提到要磨好一节课很辛苦,也要有一个过程,听后觉得很有同感,也颇受启发。教书多年觉得自己越来越不会上课,也不知该如何上课了,教学宛然处在“茫然迷失”的围城中,一直在思考该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上乘磨石”和“精神乐园”,我想最佳的方式那就是去磨课!所以,我特意请教了师傅:怎样磨好课,怎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以及要注意什么问题等等。我在思考中探索,感悟中提升,不断地对原有的教学经验进行重构,争取上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酝酿】
我选取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课。从确定教材到完成上课大概经历了两个多星期。拿到教材我首先就是一遍遍地通读教材,阅读教参,从各个渠道收集了许多有关的案例和资料。通过再读教材,阅读资料加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展开了我的思考:
思考之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教材首先用图片的形式呈现了生活中的一些放大与缩小现象:照相、用放大镜看书、投影仪放大图表、人和影子,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现象。然后通过例4进一步研究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特点。先让学生按2∶1的比在方格纸上画出三个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放大图,使学生通过画图了解到:要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只要把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即可。然后再让学生观察放大前后的图形,通过对比认识到:放大前、后,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按1∶3的比缩小,体会到: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后,图形变小了,但形状没变。最后综合两方面的认识,总结出: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因此我认为: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价值是为了解决问题,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特征不可淡化。
2.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一定要作为重中之重,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画图的过程,同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画图。
真正的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要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只要把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过程,让学生在交流讨论和动手操作中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本质。
思考之二——教学方式的突破
把教学目标定位好之后,我开始思考该如何去落实这一目标,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呢?我陷入了困境。经过思考,我决定采用感受放大、缩小现象—数形结合,探索新知—综合运用,拓展迁移—自主评价,总结提升的流程,试图通过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放大、缩小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图形放大、缩小的特征,然后让学生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解决问题。心中有谱,教学设计也就一气呵成了。
【嘗试】
教学预案确立后,我便开始积极准备第一次试教,并请本年级备课组的老师来听。试教之后,才发现由于时间仓促,我没有好好考虑学生的状态和特点,整个过程出现很多问题:创设情境的图片和主题图重复;用展示台投影学生画出的图时出现故障;没有预设到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画图的过程会很不到位……无疑第一次试教失败了,有点难受。还好在与同事们的交流和指点中,我知道这节课并不是一无是处,我需要的是把自己的思路理清,对一些教学过程作些调整,把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一一解决,就能细细地打磨好这节课。整堂课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轮廓有了,框架定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使整个过程丰满和谐起来。这包括如何提每一个问题,每一环节教学语言如何简单又有效,课件如何呈现,每一个预设的实施,课堂中可能的生成等等。我不断地修改、不断地打磨,只待正式上场……
【实践】
这一刻终于到了,两个多星期的酝酿和打磨,究竟效果如何在这一刻得到证实。我是自信的,又是忐忑的……
以下就是我上课的两个片段:
片段一:感受放大、缩小现象
1.观察体验
师:周老师旅游了一趟,带回了一些漂亮的照片,大家想不想看看?
(小照出示)你们能看清楚这张照片吗?
(把照片逐渐放大)老师把照片……?
(大照出示)这张呢?(把照片逐渐缩小)
2.辨别放大、缩小现象
师:照片可以放大或者缩小,从而使其看得更清楚。其实在生活当中也经常遇到放大和缩小的现象,请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你见过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3.归纳特征
师:通过观察刚才这些放大或缩小的现象,你发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生:大小改变,形状不变。
师:回答得真好,这两点其实就是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特征。
片段二:数形结合,探索新知
1.图形按一定比放大
出示例4,分析题意
师:生活中的现象都可以进行放大与缩小,那么我们所学过的平面图形能不能进行放大与缩小呢?
怎样进行放大与缩小呢?你有什么方法进行放大与缩小?(引导学生说出按一定的比进行放大与缩小)
师:刚才我们是从视觉上感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下面我们要亲自用手来感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同学们想尝试吗?我们先来画图形的放大。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你想把什么图形放大呢?
(出示图形)大屏幕上有一个正方形,请看,它的边长是多少?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要求。题中的2∶1是什么意思?同桌互相说一说。
谁来给大伙说说你是怎样理解2∶1的?请大家想一想应该怎样画呢?
2.课件演示把正方形按2∶1的比放大。
这就是按照2∶1放大后的正方形,和你想象中一样吗?放大后的正方形与原图比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3.学生操作,初步感知按比放大。
如果换成长方形或者三角形把它们按照2∶1放大,你们有信心完成吗?(出示图形)
【感悟】
课上完了,我觉得轻松了许多。虽然这堂课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学生在这节课上兴趣较高,思维也比较活跃。我相信孩子们经历了这节课的操作探究,对图形放大与缩小特征的理解以及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都应该是很深刻的。回顾整个磨课过程,我有思考、有困惑、有经历、有感动,更有失败的茫然和上课后的释然。我才知道:痛并快乐着,累也并收获着。毕竟,经历与感受都很真切!失败与收获都很真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