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鼓励是智障儿童信心的保障

时间:2024-06-03

黎坤

研究发现,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育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成效。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也不谋而合地发现,智障儿童由于智力不足,行为活动、能力的某种局限,他们自信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加之在周围环境中遭遇的歧视、冷遇,甚至是欺凌、侮辱,自尊心受挫,也使他们自信心丧失,从而产生一种负面心理,严重影响他们身心的发展和缺陷补偿。这种相互影响,往往会在他们身上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认为智障儿童教育,首要问题是恢复和增强智障儿童的自信心。

一、強化小步子训练,燃旺成功喜悦自信心是一个人活动成功的内在精神支柱

有自信心就能使智障儿童产生将事情做得好一些的愿望,从而激起他们的内在精神支柱,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先决条件。为此,我们常常把生活中正常人一步就能完成的事分解成多个步骤,让智障儿童一步步完成。每当孩子做好一步,我们都一起赞扬他。以生活中的刷牙为例,首先,要教儿童知道什么是牙膏、牙刷、牙盅,它们放置的地方;接下来是拿牙刷、拿牙膏,将牙膏挤到牙刷上,旋紧牙膏盖;打开水笼头,用牙盅接好水,关好水龙头;把牙刷伸进牙盅沾湿,将牙刷放到口中,上下里外刷;大致三分钟左右,喝点牙盅的水漱口,在牙盅里清洗牙刷;旋开水龙头,清洗牙盅,将牙刷、牙膏放回牙盅;将牙盅放回指定地点,拿毛巾擦拭嘴及手,挂好毛巾。将教育训练内容分解成几步,不但容易让智障儿童接受,而且为成功做好下一步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种小步教育训练方式,实际上也符合普通教育所实施的可接受性原则。

二、抓好奖励机制,强化儿童的正确行为

因为奖励能给儿童带来愉快,为了继续得到愉快,儿童就会重复那些受奖励的行为,使行为稳定化、习惯化。因此,我们在教育训练智障儿童的过程中,会制定出各种各样用于智障儿童的奖励。常用的几类奖励方式是:(1)消费品奖励。主要指吃或喝的东西。(2)操作活动奖励。指在儿童的恰当行为之后,允许他进行一定的活动作为奖励,如让他玩玩具,给老师当小助手,或让他第一个进行某项活动,这些活动大多是儿童感兴趣的。(3)拥有性奖励。指给予儿童所喜欢的某些小物品,如餐具、皮球、手帕、蝴蝶结等小玩意儿。(4)社会性奖励。主要指口头表扬与符号奖励。符号奖励是结合口头表扬再给记一个符号,如在名单上贴上一朵小红花或记上一个五角星,以此激励儿童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继续向上。拟定奖励机制时,以下几点应加以注意:①明确奖励孩子的是什么。②选择好适合于儿童的奖励方式和内容。③应在所要求学习的行为正确完成之后即给予奖励。④在使用其他多种奖励形式时,应同时结合口头表扬。⑤尽可能使儿童体验到对其行为得到的自然奖励。

总之,在完成智障儿童的教育和训练的最终目标——使他们成为残而不废的、能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的训练和培养过程中,首要问题是恢复和增强智障儿童的自信心。鼓励,就是使智障儿童重获自信心的保障。

编辑 张珍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