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栾凤霞
一、小学阶段的班集体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元,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最基本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直接关系到班集体内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小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学习观形成的初始阶段。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小学班级管理就是教室管理,也就是管理学生的常规与秩序。所以,教室墙上都贴着《班级守则》与《班级公约》等。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威权式”管理
一些老师深受“不打不成器”“教不严,师之惰”观念之影响,要求学生乖顺,这种现状一直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甚至家长的质疑。其实,“威权式”的老师对学生会产生下列影响:
1.对学生要求高度一致。
2.要求绝对服从,采用严格管教方式,学生动辄得咎。
3.学生心生畏惧、怨愤,师生沟通有困难。
4.学生害怕老师体罚,因而对人们存有敌意,在行为上表现自保、退缩,在认知上缺乏主动性,更缺乏勇气,不敢反抗权威。
(二)“保姆式”管理
长期以来,“保姆式”教育充斥着小学的管理,日常生活和管理事物都由教师包办,老师天天守在教室,亲自处理纪律、卫生、出勤等日常事物,教师的这种包办管理,也抑制了广大教师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管理能力。
三、小学班级管理策略探讨
(一)“平等式”管理策略
实施新课程的同时,对班级管理的理念也应该随之转变,摒弃教师的领导权,进行平等师生交流,纯化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树立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发展管理思想,建构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
1.讓学生自觉关心班集体。
2.让学生自主参与班集体。
(二)“开放式”管理策略
在班级管理中,一开始我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一大堆班务工作上,把着力点落在“管”字上。我认为,只要我肯努力,肯花时间,就能工作到位。因此我忙于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把大量精力耗费在处理各种问题上。
1.开拓创新,树立科学的新观念。
2.情感教育,建设温暖的班集体。
3.管理有的放矢,促进班集体共同进步。
总之,从以上方法的效果看,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想让班级管理落到实处,改变观念是宗旨,“放手”是前提,“引导”是必须,“活动”是主线,“评价”是促进,让每个学生充分融入班集体,每天都有进步是目的。
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活动,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自我约束、控制、管理、教育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在管中学,学中管,管中悟,不断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管理班级的能力,总结经验与教训,才能促进学生更加茁壮、健康、快乐地成长。但不论哪种方式,都要适时、适当、适度,这样才能使之为班级管理服务,使班级能按着所期望的目标发展,使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奋进、蓬勃向上的集体。
编辑 孙彦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