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赵洪吉
【摘 要】学风建设是高校的本质要求,是立校之本,更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学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来推动高校的学风建设,构建其长效机制,已紧迫地摆在各高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学风建设。
【关键词】高校、互联网、学风建设
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質、学习精神与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成长的基础和前提。学风是学校的灵魂。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的成长成才必须以优良的学风做保障。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纷纷建设并将互联网技术覆盖了学生宿舍,以推行数字校园各类应用,随之而来的是学生智能终端、PC端的普及,无疑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方式,给传统的高校学风建设带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更好地运用互联网来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减少其对高校学风建设的负面影响。
一、互联网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互联网提供了强大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服务,拓宽了求知渠道,其传播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检索便捷的特点。大学生获取知识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根据自身需要和兴趣爱好,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课程、搜索引擎等,便捷高效地获取知识和学习资料。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互联网搭建了学习交流互动的新平台,拓展了学习交流空间。由于互联网传播信息的海量化、全面性和即时性的特点,让目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的数据库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和扩充,提高了对大学生网络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的便利性和准确性,这一举措可以对大学校园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有效的遏制,增强了大学生学术诚信意识,端正了学习态度,营造了求实创新的良好学风。
(二)消极影响
互联网对高校学风建设传统模式带来冲击,课堂作为高校学风建设的第一阵地和重要抓手,在高校教书育人和学风建设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若是大学课堂教学内容单调枯燥,跟不上时代,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同学们缺乏足够的兴趣,而互联网上的精品课程、微课程等学习资源丰富,唾手可得,造成了许多大学生上课开小差、玩手机,甚至旷课。学生易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互联网信息量大,内容鱼目混珠。大学生在获得大量正面的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一些迷信、反动、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也容易被捕捉,这些不良信息不仅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而且对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也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不利于高校良好学风的形成,也必将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带来危害。除此之外,互联网让学生容易产生网络依赖,有问题百度一下,这已经是时下大学生解决问题最常用的途径,长此以往,必将削弱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也会抑制民族的创新创造能力。
二、互联网条件下高校学风建设的应用对策
(一)树立高校学风建设的互联网意识
随着高校校园信息网络化工作的不断推进,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渗透到高校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面对互联网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巨大冲击,面对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知识爆炸新局面,我们只有熟悉互联网的特点,全面认知其本质,把握其发展规律,趋利避害,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互联网对学风建设的积极作用。高校需树立正确的互联网意识,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条件下学风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并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去适应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方式,努力了解和掌握互联网技术,推动高校学风建设。
(二)运用互联网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氛围对学风建设起到了导向和促进作用。当下,高校原本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俨然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对日益增长的、多元的文化活动形式的要求,运用互联网,可以打破传统校园文化活动的时空限制,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从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影响力。
(三)提高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网络信息辨别力,减少网络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对推动高校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互联网服务自我。在互联网时代,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应该关注和提高大学生运用互联网的能力,如开展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方法的讲座,上传视频公开课、精品课件和开放精品公开课网站等方式,拓宽大学生获取资料的渠道,引导大学生正确合理的利用OQ群、微信、贴吧等互联网传播渠道,分享学习资料和学习心得,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积极营造大学生的线上学习氛围。
第二,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控制学生上网时间 。上网时问若不加以节制,大学生容易沉迷于网络,轻者出现个人精力分散,学习成绩下降,重者出现心理危机、人格障碍等。高校应建立切合实际的约束机制,如学生宿舍使用电脑的管理制度、课堂手机代保管制度等,控制上网时间,防止学生产生“网瘾”。
第三,加大学术不端行为监督力度。 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学术不端监督机制和机构,在学生中深入开展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利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软件及时对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数据和结课论文等进行检测和通报,达到端正学习态度,规范学习行为的目的。高校还应适当增加社会调查、走访座谈、实习等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形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学风。
三、总结
学风是一种氛围,影响着高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水平,良好的学风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和保障,更有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拼搏进取、不断创新。而互联网条件下的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功底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且完善互联网管理检查机制,构造一个真正有普遍影响力的、系统全面、深入细致的学风建设网络生态圈,这也将是以后需要攻克的难题。因此,要进一步明确学风建设的首要地位,充分运用互联网正思维服务于学风建设,抓学风促学业,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