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永乐宫壁画、贺兰山岩画与中国传统绘画

时间:2024-06-03

张丹瑶

【摘 要】永乐宫壁画是我国绘画史上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之一,原址位于芮城西南黄河北岸的永乐镇,后因当地要修建三门峡水库而进行迁移,今位于山西芮城永乐宫。永乐宫壁画分别画于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和无极殿里,共403.34平方米,画面高4.26米,总长度94.68米,这组宏伟壮观的作品即揭示了道教教义,又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生活情况,是我国现存的壁画艺术瑰宝。同样作为我国艺术史上的杰作,贺兰山岩画也表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风俗、审美观以及生活情趣。在古代,贺兰山是匈奴、鲜卑、突厥、党项等游牧民族生活繁衍的地区,当时的人们通过将生活场景、动物图形凿刻在岩石上来表达对艺术的探索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传统绘画;色彩;壁画;岩画;艺术技巧

一、壁画与传统中国画

在亲身到达永乐宫之前,就已经对这系列中国古代寺观壁画的巅峰之作充满了憧憬,来到了这里以后,更是被气势磅礴又不失精美的壁画震撼了。虽然九月的天气还没有褪去燥热,但是一跨进宫门,走过路两旁的一座座石碑,就仿佛感受到了一丝宁静和沉淀。

走进主殿三清殿,描绘众仙朝元场景的《朝元图》就印入眼帘,比任何想像中或是图片上看来的都更加让人惊叹。庄严肃穆的帝君,端庄祥和的王母,骁勇剽悍的的武将,安静秀丽的侍女等等,两百多位人物有的在说话,有的在倾听,有的在注视,几位帝后以及周围的金童、玉女、星宿、力士等等,个个都形像饱满,表情形态无一雷同。这些形象中,有武将,有文官,有侍女,每个的服装配饰都饱满细致且各有特点,整个画面气势不凡,虽然人物众多角色鲜明色彩丰富,却并不让人觉得杂乱无章,只感觉画面无论是色彩还是构图都完整而统一。

看过整体之后,画面的细节更加值得人细细品味。细看《朝元图》,就能感受到古代画匠对传统线描的高度掌握:线条饱满流畅,圆润中不失豪放,对一簇簇云气的勾勒更是简洁而惟妙惟肖,是非常值得学习的线描临摹范本。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南极长生大帝头冠上的一条飘带,整条飘带长约三米,长长的线条宛如一气呵成,我在心里认为这样长的线条很难是一笔勾成的,但画面却巧妙地找不到接笔之处,这条流畅的飘带,将人物更衬托得气宇不凡,仅从这一方面就能感受到当时的花匠虽然材料工具不如今天丰富多样,但他们纯熟的技艺绝不是一般人能够企及的,让我在震撼得同时更加惭愧于自己绘画技艺的生疏,没有长时间投入反复的练习,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样的水准的。

在色彩方面,《朝元图》多以装饰性强的重彩为主,颜料使用矿物颜料,这也是这么多年后还能看出当年勾填的鲜艳色彩的原因。整幅画多使用石青、石绿、朱砂、赭石等石色,在这些色彩的中间又以白色等纯色间隔,通过重点描绘香炉、缨络、衣袖、宝座等细节物品来体现整个场景的辉煌气势,多处使用“沥粉贴金”的手法更加增强了质感的对比,也与作品的内容场景相呼应。然而经历了时光洗涤的永乐宫壁画,虽然保留了最初的颜色,但已经不复往日的色彩鲜艳,有些细节也已经斑驳脱落,有些部分已模糊不清,清朝时期也曾经有画匠修补过这幅画,但因为没有使用矿物颜料,这些修补的部分也渐渐失去了色彩。然而这些岁月的印记却没有给这系列杰作带来一丝落魄,而是让画面更加厚重并增添了复古的美感。我们后人在绘画时也时常会使用一些技巧和方法(如使用茶水,剥落,水洗)给画面增添一些古旧、斑驳的效果,由此后来人对这种美感的追求也可见一斑。

三清殿的后方则是纯阳殿,这座大殿中的多幅壁画描绘了吕洞宾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讲述他从出生到得道成仙、普渡众生的连环画故事。从故事中也可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有所了解,画中官吏、平民、农夫的服装都各有特点,让人忍不住驻足细看。

二、岩画与传统中国画

参观贺兰山在一个阴雨天,灰蒙蒙的天气给这里更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氛围。在参观过程中,听闻呈现在眼前的岩画最初的创作者是两万多年前的人类后,这些看似随意的涂涂画画也渐渐能让人有了体会。这里最早的岩画创作于两万多年前,后来经历朝朝代代不断补充丰富,形成了一部记载当地人民游牧生活的史书。

贺兰山岩画发现于1969年,据闻在贺兰县爱国卫生委员会的李祥石来这里检查生产之余,在山崖沟畔发现了岩刻。集中观察贺兰山岩画的特点,其中包含多种多样的人面像,这些人面像形象怪诞,面目各有特点,有的五官俱全有的却只有眼睛,还有的只有鼻子和眉毛,唯独缺少眼睛,让人对当时人们的审美有了诸多猜想。在形态上他们也各有不同,许多都双腿分开呈马步状,这些奇怪的表情和造型,也唤起了人的一些联想。

除了人像之外,贺兰山岩刻也包含一些动物形象,见到最多的则是羊、狗一类,岩画中动物的形象各有不同,有的动物具体,有的动物概括,有的部分被夸大,有的部分被省略,很多作品如果不看标注,我根本认不出画的内容是什么,但这也体现了那时候人类独特的审美观,也正是这些给走过了千万年的作品赋予了更多神秘的色彩。

这一幅幅万年前人类开始留给我们的画作,经历了漫长岁月的风吹日曬、气候变迁、自然腐蚀以及历史上朝朝代代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有些部分也已经模糊不清,但近年已经开始采取保护措施,有效地防止了这些作品继续被破坏。和岩画类似,我们正在学习的中国画同样是经历了历史的长河,也是先人留下的瑰宝。经历了上万年的岩画尚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传统中国画这样的民族语言好好保护起来和延续下去呢?随着时代的发展,看画的人的眼光变得广阔起来,有人喜欢更现代更有新意的画种,许多中国画以外的画种也十分受青睐。也许是为了不被时代淘汰,也许是为了迎合更多现代人的眼光,许多画家也开始给中国画添加了一些现代、创新的色彩,或是模仿西方画作的构图,或是使用一些新的材料,这样的改变也不是不好,只希望中国画在被创新的同时也能保留它最珍贵的历史气息,不失去前人数千年积累的技艺,我想这就是对传统中国画最好的保护与延续了。

参考文献:

[1]彭建东.贺兰山岩画对话世界文化遗产[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年.

[2]朱媛.中国岩画的审美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周贵.贺兰山岩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