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应用实效性研究

时间:2024-06-03

杜冰+史蕾+刘鹏+王丽娜

【摘 要】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也为加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了新的渠道和手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诸多优势但同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从高校微平台建设、校园文化等四个方面探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应用的实效性的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一)强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参与者,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多数学生往往不愿将自己的内心真实表达,教育时效性难以实现;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学生不再是教育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大学生可以获取海量信息资源,自主与外界沟通交流,主动表达自我,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到教育的过程中,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教育的主动性。

(二)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形象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往往,高高在上,教育形式以灌输式、说教式为主, 教育过程中的被动地位使得学生会产生“厌学”的表现,教育的效果很难达到。

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微信、qq等新媒体形式、新媒体文化树立其在学生中亲切、与时俱进的新形象,与大学生建立友好互信的交往关系,

新媒体通过视频、图片等更加生动的信息载体、更加“接地气”的网络表达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更加生动活泼,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介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座谈会、主题班会、和课堂教学等方式作为主要手段,单一的媒介使得教育乏力。而新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微博、qq群、贴吧、网络论坛等方式,贴近学生实际,和大学生实现更便捷、轻松的沟通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直接传达给学生,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四)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深度

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视听兼备、生动形象,通过新媒体可以对教育主题进行多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媒体应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高校新媒体“微平台”建设存在不足

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官方新媒体“微平台”,希望借此拓展形象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但现实操作上,存在着诸多问题:

1.内容上可读性差,学生关注度低

很多高校的官方新媒体“微平台”只发布学校的一些政策和通知,或是发布一些校内新闻,内容单一、政治性太强, 许多内容都转自网上,信息杂乱、重复、内容滞后,可读性大大下降;

2.形式主义,缺乏实用性。有的高校强制要求每个院系、行政机构和学生组织都建立自己的新媒体,但内容上大同小异,功能上也有好多交叉,很多都关注度很低处于闲置状态。

(二)大学生新媒体使用存在问题

1.大学生心智尚处发展阶段,很多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人际交往和娱乐休闲,只把它当作娱乐和消遣的工具,本着 “娱乐至上”的原则在使用新媒体,较少学生以课外学习为目的,无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和教育作用,反而是一些负面影响显著。

2.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在新媒体的条件下,大学生开始更多地依赖网络搜索功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学习的形式、渠道重视了选择的自由,而排斥了理性的思考与参与。降低了学习的深度和自主性。

3.新媒体的信息发布平台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健全完善的不健康、低俗、反动信息过滤机制,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海量网络信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色情暴力、拜金主义等不良信息和非主流价值观的滋生提供了空间和平台,同时,由于许多大学生缺乏媒体素养,不仅上当受骗,还会跟风转发,散播谣言,以讹传讹,造成舆情危机,冲击着大学生还未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媒体应用实效性的路径

(一)提升高校新媒体“微平台”建设水平

1.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提高管理水平。科学选拔,加强培训,组成专业化的全职管理团队,对校园官方新媒体“微平台”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提升高校新媒体建设水平,确保高校新媒体“微平台”的有效化运营;

2.加大宣传力度,注重个性化,使高校“微平台”深入人心。通过官方新媒体“微平台”展示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展示一所大学独有的风格与内涵,吸引师生共同关注并参与“微平台”建设,体现学校特色,催生学生的归属感。

(二)加强新媒体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

应将新媒体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将校园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等纳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格局。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拓展校园文化内涵,延伸校园文化功能。依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氛围和优势,不断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形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新媒体教育的整合。

(三)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者新媒体素养

1.学会熟练使用新媒体工具。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媒体使用习惯和渠道并熟练掌握,通过微信、qq等新媒体形式与学生展开平等交流和对话,对学生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多角度的沟通,通过新媒体搭建的信息沟通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 解决学生的思想难题。

2.熟练使用网络语言和网络思维。新媒体的广泛使用衍生出独有的网络文化,字符表情、网络语言等是新媒体信息沟通的重要形式,大学思政工作者要学会在虚拟空间中用网络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和引导,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影响大学生。

(四)加强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

新媒体素养包括个人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对新媒体的甄别能力、对新媒体传播方式的运用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徐海鑫,廖浩君.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J].学术论坛.2011.

[2]张静,刘开源.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软件导刊.2014.

[3]赵鹭,何云峰,冯曦鹏.三个层面:高校新媒体“微平台”运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