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周元琳
【摘 要】体育教学中片面强调体育技能目标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大力加强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寻找体育教学中培养体育精神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中职生;体育精神;培养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存在的人类所共有的兴趣、偏爱和倾向性。表现为:完整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人的价值;追求真善美和自由的统一;尊重和张扬生命力的乐观态度。
一、中职体育教学现状
现在的中职生生活条件优越、营养充足,身体素质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呈下降趋势,体育运动素质也差,更没有培养出应有的体育精神。学生的锻炼意识和健康观念缺乏,他们怕苦怕累,参与体育运动只凭兴趣和娱乐性,不考虑体育锻炼的功能;上体育课不积极,课余时间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同学也不多。突出表现为:1、 体育教学为无序状态, 缺乏规范性、针对性、职业性、实效性。2、 学生体育知识浅薄, 体育技能项目掌握得少且水平低。3、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呈下滑态势。4、 学生体育认知能力差, 进取动机差, 意志品质薄弱。5、 体育教材严重滞后, 没有与新课程衔接。6、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倦怠情绪较严重。
二、教学过程中培养体育精神的策略
现行体育教学功能定位的缺失与回归,呼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大力加强体育精神的培养,寻找到体育教学中培养体育精神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的教学总体思路下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为:健康快乐、拼搏进取、公平竞争、团结协作。
(一)武术教学结合游戏方法,突出健康快乐
在教学中添加了游戏教学法,由于游戲法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注意力,教学效果与常规武术教学相比更明显,学生在学与玩结合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1.宣布本次课的学习内容2.复习旧课(游戏1)3.教师讲解与示范4.分解动作练习5.教师领做学生同步模仿6.解释动作的健身价值7.教师喊口令学生练习8.学生练习教师纠正错误9.身体素质练习(游戏2)10.小结。
游戏 1:看谁做得好
选出五名学生,参与游戏,教师随机挑选前面课程学习的动作名称,学生迅速按动作要求完成动作,由其他学生评出快速准确完成动作的学生,每轮淘汰一人,直至最后一人获胜,参加者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课堂提问加分。
游戏 2:看哪组做得好
根据队列队形位置,将学生分组,每组按教师要求完成本次课学习的动作,根据各组完成情况进行评比,对比赛落后的小组进行增加身体素质练习或表演小节目等方式的小惩罚。
(二)排球教学运用鼓励手段,强调拼搏进取
排球教学模式:(以垫球技术练习课为例)
1.垫球技术的练习方法(常规教学内容)
(1)徒手模仿练习;(2)结合球的练习;(3)结合移动的垫球练习;(4)结合接发球的垫球练习;(5)结合接扣球、吊球的垫球练习。
2.运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方法,促进学生刻苦练习,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常用的激励方法有:
榜样激励法:教师在教学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情境激励法:比赛中对成功运用技术的情况给予提示;
目标激励法:让学生每节课都有目标;
竞争激励法:运用竞赛和游戏,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语言激励法:贯穿教学始终的语言激励,多鼓励,少批评;
艺术激励法:通过无声的肢体语言,感染调动学生;
制度激励法:严格健全的课堂常规制度;
精神激励法: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扬长避短;
测试激励法: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积极利用学生好胜心理;
尝试激励法:运用尝试教学法,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三)篮球教学应用归因理论,倡导公平竞争
篮球运动由于其技术动作多样,集体性等特点,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规则意识有一定要求。由于学生素质相对不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得不降低难度。长此以往,不利于篮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帮助学生正确归因,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并能主动寻求在公平条件下获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取得比赛胜利是学生学习进步的根本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归因理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归因定向,教师要不断地进行积极的反馈;增加成功的体验;建立成功与失败的恰当标准;明确各种影响因素的可控性;设置明确与具体的目标;强调个人努力;谨慎地比较学生之间的差距;实事求是。多培养学生从内部归因,强调个人努力,但也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把任何结果都归因于个人努力。
(四)乒乓球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形式,鼓励团结协作
乒乓球课采用小组形式的学习,要求学生之间相互依赖,要有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对自己和自己所在小组要负责任。对于教学评价方式的设计:追求“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教学境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在教学结束时,以个人成绩为评价标准。
教学过程开始以前,对学生乒乓球技术水平进行前测,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四人一组,技术水平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教学过程中,集体授课结束,每个小组到指定的球台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在练习过程中,组长集合小组成员,所学技术进行整合,并且明确小组活动的任务,然后进行两人对练,要求组员之间做到互勉、互助、互爱,根据每个人的分工任务,充分发挥技术较好者的作用,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对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先是组内“消化”,如果问题难度较大,教师给予一定的提示,要求发挥团体的智慧,提高团体作战的能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抓住体育和教育过程中对于人的培养的核心问题。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是学生身心未完全成熟,面临择业压力。体育课除了学习运动技术、增强身体素质,应注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体育课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较强的交流互动性,对于学生全面发展、价值观的形成、顺利走向社会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于涛,体育哲学研究[M]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2]何劲鹏,生命化:体育课程修改的逻辑起点探索[J]体育学刊,2008(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