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平安的“移动医生”

时间:2024-04-24

韩璐

“医疗健康服务不可能存在所谓‘轻问诊’。”“平安好医生”首席产品官吴宗逊接受《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文简称《21CBR》)记者独家专访时反复强调,“这是业内自我安慰,对用户没有价值。”在吴眼中,“轻”的意义在于不断降低用户享受医疗服务和资源的成本与门槛,在使用过程中轻松无负担,要做到如此,产品本身一定是“重模式”的服务与运营。这恰是平安好医生产品设计的原则。

平安好医生是平安健康推出的移动医疗APP,2014年9月末上线公测,今年3月将完成上线版本的更新。这款APP包括问疾病、看名医、逛社区、收资讯及测健康五大功能模块,为用户对接专科、名医资源,主打在线即时咨询与“一对一”家庭医生健康管理。

平心而论,作为一款移动医疗产品,平安好医生已无先发优势,但并不妨碍其对移动医疗甚至整个医疗体系带来的冲击,吴宗逊放言:“这次我们将剑指核心,绝不是隔靴搔痒。”

2013年底,平安健康进行高层变动,曾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的王涛空降,接替陆敏掌舵平安健康,来自阿里系的吴宗逊同期加入,吴宗逊向《21CBR》记者坦承,如当年市场猜测的一样,人事更迭的背后是集团内部经营战略的颠覆。

规模差强人意的平安健康一跃成为集团互联网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一个5年100亿的互联医疗计划在内部萌发,“严格说,我们加入第一天就在准备这款产品,”吴宗逊告诉记者,此后一年,项目团队从几个迅速扩充至200人。

对于产品的受众,平安一直有明确定位——30-45岁的女性用户,“这类群体是准妈妈或者妈妈级,家庭成员的健康问题多由她们操心,是健康产品最合适的用户,”吴宗逊解释说,在产品用户量破百万后,后台数据分析证明了这个判断,不过年龄层扩展到了20-45岁的女性群体。

让团队摇摆不定的是,以何种方式切入移动医疗领域?

一开始,平安准备以健康管理为切口,毕竟从健康险过渡到健康管理顺理成章,2014年5月就设计了名为“平安健康管理”的1.0版本,但在内测时,团队发现平时“健康”、“医疗”不会细加区分,实际设计产品时两者截然不同。

通俗说,健康是预防、身体管理,这部分人群特点是诉求不明确、非刚需、无内在驱动力,这类产品的用户黏性很弱,以此撬动医疗市场几乎不可能;医疗则是看病,人群明确、绝对刚需、有内生渴望,将两者结合的2.0版本成为现在产品的雏形,之后又经历了6次更新才上线公测。2015年1月,为彰显医疗的定位,APP更名为“平安好医生”。

从产品逻辑来看,平安将用户与医疗资源进行分类后再进行匹配,针对健康人群、亚健康患者与疾病患者,APP分别引流至不同层级的医疗资源与服务,全科医生团队负责日常的健康管理,专科医生则针对在线问诊、咨询,“名医馆”内则聚集全国三甲医院主任及副主任级别的医师团队。

上述医生资源的获取是区别于同类产品最大特色,平安为此专门搭建了一个医学资讯平台,除专家团队外,全职雇佣各科室医护人员提供全天候线上服务,而未采用兼职合作模式,“兼职只能提供碎片化时间,服务很‘轻’,全职医生可真正实现情景式远程问诊。”吴宗逊告诉《21CBR》记者,自建平台才可进行一对一的实时图文、语音对话,提升沟通效率。更重要的是,平安在线问诊有了免费的底气,因为兼职医生必然会有补贴的问题,一旦收费用户则未必买账。

那么,要聘请什么样的医生,又如何说服他们脱离体制?负责医生招募的平安健康首席市场官白雪告诉《21CBR》记者,从业经历、职称、医院是三个硬指标,目前平台上数十个科室、300名全职医生主要来自全国三甲医院,至少从业5年、主治医师以上级别。谈及招募与签约过程,白雪坦言“比想象中容易太多”,“医疗体制对医生资源的长期扭曲已到一个临界点,自由执业、多点执业是不可逆的趋势,从当前来看,医疗资源的开放与下沉,时机已相当成熟。”预计年内,平安医疗平台的专职医师将扩容至1000名。

除了自建医生资源外,平安好医生还有两项突破性创新,与在线义诊一同构成了“三板斧”。

其一是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档案分8个大类,针对个人身心、健康、就医历史等8000多项信息。“国内医院每家HIS(医院信息系统)都是独立的,就医信息无法共享,对用户应该是综合、流通的,平台设计一开始就确定要在后台整合,尽管做成需很长时间,”吴宗逊认为,用户拍照上传就诊历史记录、医疗影像资料等完善个人健康档案,是在线问诊关键支撑,“综合越多的就医信息和数据,医生诊断会越精准。”

其二,平安好医生正在构筑线下医疗资源的竞争壁垒,在线问诊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需与线下服务网络互为补充,平安健康签约近500名三甲医院副主任级别以上专家,入驻平安好医生的“名医馆”,他们将开放诊室,接受用户在线咨询,同时提供线下门诊、手术治疗的优先预约。“这部分资源基本来自原有的健康险医院网络,平安好医生相当于多了一项前端在线导流的工具。”白雪表示,预计到2015年底,平安好医生签约的名医将达到4000人,基本覆盖国内各科优质的医生资源。

此外,线下诊所和医药网络也是平安健康线下布局的两大核心领域。可以想象,一旦业务全部落地,后台医生团队入驻诊所后,平安的医疗生态完全可能颠覆现有体系:免费在线问诊承担最基本的预诊、分诊、复诊,开设电子处方,药网进行配送;平安诊所负责一系列检查,并将结果信息上传至个人健康档案以便往后就医时共享;进一步需要名医就诊、手术治疗的患者,则通过平安好医生进行优先预约。除了手术、住院外,所有医疗业务平安都可绕开现有体系,自成一派。

在美国,作为支付方的保险公司天然拥有“病前健康管理、病中控费、病后做疾病管理”的路径优势,也最适合成为医生、医院资源的买单方。在这个自有医疗生态系中,平安的保险业务也可提供最重要的商业托底与信用背书,寿险、健康险的8000万用户则是现成的流量来源,而平安财险将为所有线上服务承保,当用户遇到任何医疗纠纷时可提供基本保障。

理想固然丰满,吴宗逊也坦承做好万全准备以应对骨感的现实,“每一步都要摸着石头过河、倒逼政策开放,不论培育市场、建设全新医疗网络,还是未来接轨医保体系,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