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问题

时间:2024-06-03

王永强

【摘 要】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素质较高、结构合理、课程整合能力强的农村小学教师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农村全科型小学的教师培养目标、重要意义及培养模式等方面,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问题。

【关键词】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目标;模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国家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在义务教育阶段着重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近年来,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虽有明显改善,但教师配备不齐、学科结构不合理、英音体美课程开设不齐的问题仍很突出。许多农村教师不得不被动地成为“全科型”农村教师,身份虽然提高到全科型教师,但是经验和素质却达不到全科型教师的标准。为此,对如何培养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进行探讨,以期为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

一、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

全科型小学教师是与分科型小学教师相对的一个概念。目前,根据各方面资料查找来看,对于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定义尚无一个清晰的概念。有人把全科型小学教师定义为:由具备相应资质教师教育机构专门培养的、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能承担小学阶段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教学工作,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教师。笔者认为,小学全科型教师是相对于分科型教师而言的,它不是指“语数外通吃、音体美全扛”的全知全能型教师,而是指具备教育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全面良好且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学的“一专多能”型高素质师资。所谓“一专”,体现在小学教师应当具备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上。小学教师应当具有热爱教育的情怀,理解与引领儿童发展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积极的专业兴趣、专业取向和专业情意。“一专”体现了小学教师独有的专业性特质和专业化程度。“多能”指的是具备综合的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能够胜任小学多科综合性教学,具有从事综合教育的能力。“多能”并不是各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简单组合与拼凑,而是将多科知识与技能综合为一种多能的教师专业素养和品质,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从而使教师具有综合教育的素养和多科教育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农村小学的小班制、复班制、包办制,和农村边远地区的一人一校或两人一校的教学需求。

二、培养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的重要意义

应该说,基础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现象在一定时期内仍会存在。城乡教育不均衡主要是城乡教师的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农村小学教师短缺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及计算机等学科师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瓶颈。许多农村小学教师,往往要承担少则两门多则五六门学科课程的教学任务,甚至有些村小只有一到两名教师任教,教师们不得不承担起所有教学任务,教授学生各科基本知识。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农村教师是在现实条件匮乏下被迫转化为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亟须培养一批优秀的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使他们具有承担两门或更多门课程教学的能力,对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开好规定课程具有现实意义。

从长远来看,培养小学全科型教师是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今社会,知识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综合化趋势,各种综合学科、交叉学科展现了知识发展的新趋向,对人的培养也越来越要求打破严格的学科壁垒。小学教育正在主动适应这种新趋势,课程的综合化日益显现,提倡综合培养和全人教育。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有小学在试行小班化的包班制,主题式的综合课程也悄然走进小学的课堂。为此,培养小学全科型教师,也是为农村教育改革奠定师资基础,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

(一)構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目前,我国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一般由通识课程、学科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三部分构成。“全科”型培养与“分科”型培养的关键在于学科课程。过去三年制的中等师范学校,在课程开设方面涵盖了文、理、艺全部学科课程,在培养规格上追求“一专多能”,其实就是今天所说的“全科”培养。当今师范学校课程偏重理论教学,没有让学生把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事倍功半,毕业生进入农村后,无法很快适应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感觉无法学以致用。努力调整高校课程结构,让高校与农村小学联合培养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要途径[7];高校开设的课程应该是学生能学到广泛的通识性知识,增加一些综合课程,让学生掌握小学各科基础知识,能胜任全科型小学教师。课程结构改变的同时,意识到高校教师的能力问题,需要一批理论与实践能力强的高校教师指导学生,让学生在几年师范学习中获得最大程度的收获。

(二)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全科型教师应该具备综合的教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这种素养和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锻炼与培养。在教师技能方面,除了仍然要保留“三字一话”等师范生的传统基本功外,还应强化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养,尤其是智慧教育环境下的资源获取、加工与教学整合能力,智慧教育环境的驾驭、反(翻)转课堂教学等能力培养。

(三)建立新型的教育人才培养机制。要逐步形成小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培育与发展模式。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实践、实训。特别是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进入教师岗位后,仍然需要定时进行职后培训,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掌握最新教育教学理论,在培训中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职后培训要让每位教师有机会参与其中,学到有用的经验,培训后回到岗位也能不断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

总之,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不但能缓解小学教师分配不均匀的现状,完善教师资源配置体系,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而且是改善农村教育“软肋,从整体上提升农村小学教育水平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田振华.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价值及培养路径[J].教育评论,2015.

[2]王佳艺.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必要性及其途径[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