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优秀成为习惯

时间:2024-06-03

彭世厚

【摘 要】中学生的思想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上升阶段,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急于挣脱家长的怀抱,常常有极为美好的梦想。对于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特别积极,同时已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因此中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中学阶段是一个形成优秀品格的重要时期。与其让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胡乱发展,不如给他们树立榜样、建立机制、监督行为、引导思想和舆论,将良好的习惯、优秀的品格复制到他们身上。

【关键词】习惯决定命运;优秀习惯;养成策略

一、成人、成才、成功与习惯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故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拥有好习惯的孩子走遍天下都可以让人放心。

有位驯象人从来不把大象拴在大树上,只把它用细绳拴在小竹竿上。许多人很难理解小小的竹竿怎能拴住力大无比的大象呢?原来,在象很小的时候,它就被拴在上面,小象虽然拼命挣扎,却无力逃脱,最后终于放弃了努力,并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这竹竿是无法挣脱的。渐渐的,象虽然长大了,却再也没有想过如何挣脱竹竿。其实,它只要跨出勇敢的一步,就会迎来一个新天地。这个故事里的象在小时候是被实实在在的锁链绑住的,长大后的象却是被看不见的习惯力量绑住了。所以说,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拿破仑.希尔曾说:“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这话一点也不假,坏习惯足以把一个人拉向坟墓,而好习惯却足以把一个人推向成功的巅峰。

我们每个人都想成功。有人想成功地提升成绩、有人想学会弹吉他,也有人想学会快速阅读或开始创业,也有人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或找到自己的终身伴侣,也有人想升职、想升官。为什么有人成功而有人失败呢?首先,这与人们的心态有关;其次,成功的人士养成了一些习惯,这些习惯可能是他们天生就具有的,也可能是后天养成的,但却是我们其他人不具有的好习惯。

二、优秀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几个习惯

(一)目标意识:

在中学生应该形成的几个好习惯中,我觉得目标意识应该排在首位。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项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27%没有目标的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60%目标模糊的人生活在社会中下层,10%有短期目标的人成为社会中上层人士,只有3%有清晰长远目标的人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

我们既需要引导学生重视平时测验、月考、高考等考试内容,为将来打好知识的基础,也需要引导学生思考未来人生发展等长远目标,教导学生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怀。唯有如此,青春才不会迷茫。

(二)建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应该仔细、全面地思考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找到并记录下来,每天都提醒自己。其实在所有的成功人士身上,总能发现一些极为优秀的特点,他们总能忠实的执行自己的观点。我列举一些条款,以作借鉴:自主自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坚强的意志;非凡的合作精神;鲜明的是非观念;以“诚实、进取、善良、自信、勤劳”为做人的基本准则等等。对于那种“跟着感觉走”、“过把瘾就死”的观点要坚决摒弃。

(三)养成积极、乐观对待事情的心态:

一个人的学识、修养、素质、气质、品行等并不是与生俱来,多数是通过后天的“修行”得来。这就需要我们每天都暗示自己,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并长期坚持,则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主动的思考模式就会成为我们的习惯。如此,在漫长的“修行”道路上才会自得其乐,不至于被岁月磨灭自己的理想。

(四)将任务按重要程度排序,重要的先做:

我们可能发现,有些人一天到晚都在忙,却始终不见结果,忙了一辈子,生活却丝毫不见起色;有些同学,一天到晚都在学,成绩却始终垫底;这种毫无效率的状态如何改变?这就需要我们每天醒来做第一件事是:思考当天有那些任务,确定那些事情最重要,给任务按重要程度排序,选重要的先做。唯有如此,才不被繁重的工作或学习淹没。

(五)学会反思、总结: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曾参勤奋好学,深得孔子的喜爱,同学问他为什么进步那么快。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问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先生教的學是否学好?如果发现做得不妥就立即改正。”这就是“三省吾身”的来历。通过反思,我们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然后加以改正;通过总结,可以提炼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之更为完善。

(六)尝试找到一些符合于自己的小习惯:

总有一些习惯是只对自己适用的,我们把它找出来,并进行强化。例如:下课时抓紧休息,上课时就有精神听课了;晚上睡前将当天所学回忆一遍;学完章节马上进行知识结构建立;对人总是笑脸相迎;做事总是先计划再执行;当天事当天完成;终身学习等等。

三、优秀习惯养成的一般策略

我认同周士渊先生在《管理自己的学问》一书中提出培养习惯的三性:认识必要性、选择可行性、具有操作性;两句话:关键在前三天、奥妙在缠缆绳(每天重复巩固)。据研究,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不同的习惯所需的时间不同,一般都需要30到40天左右,总之重复的时间越长,习惯也就越巩固。

故我们需要清楚的认识自我,找到自己需要养成的优秀习惯,将自己处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每天通过暗示等手段提醒自己,找家长朋友监督自己,不断的反思,如此长期的重复,定然会养成我们所需要的优秀习惯。成人、成才、成功也就水到渠成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