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信息传递方式对数学思维培养的影响

时间:2024-06-03

商旭辉

【摘 要】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研究如何有意识地实施某些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以提高中学生的思维培养效果。当然,要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数学思维,仅仅通过教师单方面实施合理的教学策略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的积极态度和意愿。因此,提出一种全新的信息观教学策略,以提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其意义重大。

【关键词】信息传递方式;数学思维培养;影响

前言:研究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原因在于数学对思维影响的重要性及复杂性。前苏联国家元首加里宁说曾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这也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有其学科的必要性及合理性。数学思维培养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但目前为止还缺乏有效、合理的培养策略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因此,本人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策略和有效的原则,以开阔教学工作者的教学视野。同时,本研究也旨在为一线教师及师范生在开启学生思维的方式上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教学指导和参考。

一、数学思维的概述

在我国数学教育界,对于“数学思维”一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王仲春教授等认为:数学思维是指人类关于数学对象的理性认识过程,包括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任樟辉教授在著作《数学思维理论》中把数学思维定义为:数学思维是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应用和推广等一系列工作,以获得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模式)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过程。也有专家认为数学思维就是数学活动中的思维对数学思维的定义,笔者更认同以下的看法:把数学思维过程看做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或解决数学问题时,运用有关思维方式或方法对数学内容进行内在的信息加工的活动过程。因此,数学教师为了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前提必须对什么是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品质有一个自己的理解,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数学思维的品质特性,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恰当的培养。由于数学思维涵义的广泛性,我们可以研究和探讨的方向有很多,如数学思维的品质、形式、方式等等,本文只选起其中的一个方向:“品质”进行探究。

二、信息传递方式对数学思维培养的影响

(一)课堂情境创设环节情境信息传递方式对数学思维培养的影响

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是思维的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倡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各种位置不同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对整堂课的本质产生认识,让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抽象的,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理清学习的动机,因此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是如今大部分教师喜欢使用的一种方式。学生对思维欣赏课往往会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开设数学欣赏课旨在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背后的故事,发展学生缜密的数学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在精神享受中获取更多文化知识。

(二)课堂习题教学环节习题信息传递方式对数学思维培养的影响

首先,课堂习题教学环节习题信息传递方式引导学生在抓住问题本质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这种呈现方式是文字信息和图形信息同步呈现,学生同时接受到图形和文字信息的影响,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解题会产生一定的困扰。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局限,学生的思维受图形中上、下底面位置的表面现象的影响。这会让学生只看到图形的表象,没有透过现象看到条件本质和规律,学生往往受到干扰;其次,引导学生在问题层层递进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尽可能遵循这一规律,使学生逐步地理解问题并获得成功,这有利于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三、提高信息传递方式对数学思维培养的策略

(一)关注情境信息创设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关注情境创设与学生生活、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信息加工模块。关注不同学段(初、高中)、同一学段不同学校(重点、普通中学)的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差异性。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对象的差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合理情境信息设计,以此适应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关注教材中的思想和背景信息并要求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创设科学的情境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二)关注例题信息呈现方式变化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无论哪种信息呈现,教师的口语及体态动作等信息加上适度的时间停顿技巧的协助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改变例题原有形态,实现既定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关注教学意图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意图永远是例题呈现方式的关键。要注意例题本身的特点。不同的例题,其特点不同,教师的呈现方式也不同。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例题本身的特点进行呈现方式上的选择,不可一概而论,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本研究中我们选取的是一个封闭性的不等式证明展开讨论。

(三)关注习题信息呈现多样性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关注习题条件、结论等信息的多样性对学生解题思维的影响。关于信息呈现的多样性方面。“先合并再求值”使得学生的思维仅仅局限一种方法上,结果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都没有最终求出正确的值。直接“求代数式的值”,学生的解题思路除上面的方法外,还考虑到了直接代入数值求解,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让问题“一题多解”。关注习题信息要求的呈现方式,避免学生思维形成过程的局限和思维的定势。

四、结语:

综上,研究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原因在于数学对思维影响的重要性及复杂性。前苏联国家元首加里宁说曾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这也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有其学科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