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展英琴
摘 要: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强健的体魄与健康的心理。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出发,通过体育教学中改善师生关系、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增强学生信心等方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例,就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进行探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渗透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学生茁壮成长的必要条件,而体育教学本身就蕴含着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体育教师要善于发掘这些因素,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一、调整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是健康心理的基础
体育教学多在户外进行,环境较宽松。其特点是教与学、学与训,主要通过体育锻炼来完成。它是集体的统一活动,涉及每个学生和小团队的个人练习。师生、同学之间有着频繁的交往和动作交流。这个过程中,师生平等地进行交流,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努力做到:第一,师生人格平等,尊重学生的人格独立性,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第二,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他们的思想,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欲望和行为特点。第三,在教学中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给他们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机会。
在改善师生关系后,师生之间交流更多,情感相互影响,形成心理共鸣、情感共鸣,使学生的认知相似、情感兼容,始终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更容易获得个人的成长。
二、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
不同的体育内容包含着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田径课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占比例最大,它是各种体育活动的基础,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生理上的健康成长,培养健壮的体魄,还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勇敢、阳光的心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地提倡集体主义和爱国教育。教给学生不骄傲自满,不气馁失败,培养关爱他人和集体的心理素质。
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例如,我国体育运动员不怕强手、勇于为国家争光的先进事迹,通过让学生观看竞技视频,使他们感受到体育健儿的崇高理想,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操和民族自尊心。
三、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成为积极快乐的学习者
体育是师生之间的共同活动。由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材的难易度、教学方法的可变性以及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都会对体育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在体育课中,一些体育教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能快速掌握动作,缺乏正确的练习方法,使学生感到无聊和无趣。因此,教师要在准备活动中,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多肯定和表扬创造性的行为,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渴望尝试。在游戏或比赛中,让学生学会做裁判;在新体育训练内容上,让学生谈论行动要点,尝试练习;在复习课上,让学生练习,学会观察,学会比较,巩固正确的行动,积极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体育课一般都在室外进行,时间和空间比较固定,在这样的课堂中,让学生掌握一项体育技能,显然不太合理,所以体育教师多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更多的练习。在进行练习时,教师要多多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训练,激发起他们的内在力量,积极进行训练。
例如跳高这项体育运动,当跳高升到一定的高度,不少学生就失去了尝试的勇气。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学习下这个动作的要领、运动结构。在进行课堂示范后,让那些敢于尝试的学生先去跳,运动的过程中,教师多让其他学生去观察、比较,了解如何保护自己,掌握什么样的技巧。当几个学生都顺利地跳过后,教师要鼓励其他学生进行尝试,大胆练习,并且用语言去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比如“要勇于尝试”“你肯定可以”“别害怕,老师保护你”等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信心和勇气。
五、正确分析学习失败的原因,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每个学生掌握技能的效果具有很明显的差异,也因此出现了所谓的“失败者”。对这些学生,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情绪变化,不要直接进行批评或者言语上的“攻击”,要在肯定中排除学生的情绪困扰,帮助他们建立起信心。
例如在进行队列练习中,有的学生反应比较慢,动作做错或者不整齐,体育老师不能让学生出列演示,这样会给学生心理带来压力,在出丑的心理暗示下,很不利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有的学生在进行动作训练时,无法掌握要领,动作不规范时,教师要给予耐心的分析和帮助,使学生能有信心继续学习动作,增强学习的信心;上课时进行比赛或游戏,体育教师不能拒绝“失败”,而要通过这一点,观察“失败”的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帮他们认识失败的原因,帮助他们获取成功的方式方法。
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对动作的领悟能力也不同,加之一些体育动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一部分学生存在畏难情绪是很正常的,以至于完不成动作。教师要看到学生存在的差异性,通过分层教学,来提高整体的训练效果。对那些身体素质或者动作领悟力相对差的学生,也能获得必要的练习,比如降低器械或练习的难度,降低动作的要求,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01.
[2]颜军.体育教育心理学[M].神州出版社,198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