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与时偕行其命维新

时间:2024-06-03

刘婷玉

摘 要:随着以“核心素养”为基本特征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作业作为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尤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同时使学生能够注重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在内容和形式上力求优化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设计创新作业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所以,语文作业设计应该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力求让他们的思维得以生长、生命得以发展、综合素养得到提高。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一线教学实践,对创新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内容和形式做一些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创新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控教学过程、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都提到避免布置机械性作业,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言语实践中,作业不应仅仅是课堂的附属存在,也应该通过作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力求使语文作业打通学生的课内、课外生活,让语文作业成为连接学生课内、课外生活的一座桥梁,进一步延伸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从而让语文作业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作业设计,可以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夯实基础、培养习惯、提高能力。同时,作业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品质,在合作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情感积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实施作业的高效化、个性化,在注重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积累的同时,还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为目标,采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多样化形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创新和优化作业形式、作业内容,能够让学生在快乐充实的作业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并且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乐于学习、提升素养。

一、好之不如乐之——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起点。让学生自然而愉快地接受知识,他们的探究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审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在日常作业的设计过程中,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致力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对作业感兴趣,在自身需要与感受乐趣中去思考、完成作业,在趣味性的启发下积极学习,勇于创新。

二、樱杏桃李次第开——呈现形式多样

“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里,他的精神生活才充实,才有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而语文作业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更应该是开放的、灵活的、充满趣味和智慧以及时代气息的,符合学生兴趣点和青少年心理发展和思维提升的需要。形式多样的作业设计,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而且更符合“核心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促进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的要求,从而使學生的能力和素养得以全面发展。

1.关注生活——实践型作业设计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生活中的凡人小事、点点滴滴,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风霜雨雪,都可以成为取之不尽的作业资源。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中,把握时代脉搏,捕捉合适的时机,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提升能力。

2.提升素养——探究型作业设计

“核心素养”强调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多一些探究性作业,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例如,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笔者将作品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如“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军事壮举红军长征、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分给学习小组,让学生合作完成阅读、感悟、整理、汇总、展示几个步骤;对于一些适合排演成课本剧的文章、名著,例如《皇帝的新装》《西游记》也分派给小组合作,发挥想象,自编自导自演,为学生充分提供了研读、领悟文本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激发想象力,提升思维含量。

教者有心,不断创新,学者方能获益。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语文作业的创新和优化设计,能够让学生更积极地面对语文学习、更积极地探究祖国文字的魅力,也有更多的时间去感悟美好生活、发展独特个性。总之,语文作业设计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体现个性化、生活化、综合化和实践化,应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多种多样的形式。作业布置是一种引导、组织,留给学生的应是一片广阔的天空。在这片广阔的天空中,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实践型、探究型的作业过程来建构和运用语言、发展和提升思维、鉴赏和创造审美、理解和传承文化,从而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编辑 张佳琪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