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都是“丰满”惹的祸

时间:2024-06-03

余汉文

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有着传统的士大夫情怀和如话家常的写作风格,他的作品被看成是最具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美文。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学习了七年,走遍了昆明的大街小巷,遇到了终生难忘的良师益友。昆明对于作者而言,就是第二故乡。1984年,作家在年近古稀的时候,还几度千里迢迢来到昆明,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昆明的雨》便是这些"足迹"中一个鲜亮的脚印。

一开始,汪曾祺先生就说,他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作者在文章中的每事每物,都写得那么细致,那么传神。本土作家皆不能望其项背。

2019年2月27日,笔者在湖北省武汉市一所重点中学听一位年轻的教师上阅读课,正是汪先生的《昆明的雨》。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又值得深思的细节。

老师让学生速读全文,看看文中哪些词句与“丰满的”相对应。文中写雨是“明亮的、丰满的、动情的”。“丰满”“动情”用以形容雨,实在是太别致了!

正确的应该是“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仙人掌多,且极肥大,可以代替篱笆,并且倒挂着也能开花;菌子极多,随处可见;杨梅乒乓球那样大,黑红黑红的;且盛产缅桂花和木香花”。 这些都表现了昆明雨季的物产丰富,植被活力四射,植物生命力旺盛。从而理解出“丰满的”含义是指昆明的雨季充足,生命极具生命的张力。

然而一位男生起来回答,“丰满”表现在“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并且补充“昆明的雨水‘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我们说昆明雨季的“丰满”是和昆明雨季的湿润确实密切相关,没有雨季的持续时间长,雨水的均匀滋润,就没有这些丰满的植物。但是,如果要说“雨季丰满”具体表现在“雨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那就违背了文章的内容。

可是,年轻的老师面对这样自己完全没有预料的回答,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就支支吾吾地让学生坐下,过程有三分钟左右,直到老师点起另一位女生继续回答,答到老师需要的内容。听课的老师都感受到了授课教师的尴尬。

下课之后交流中,年轻的女教师说起授课过程中的尴尬,还是一脸的迷惑:过去我從来就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一时我都懵了。其他的老师也是说,不止一个学生是这样理解,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下面也是这样想的。更何况,老师始终都没有在课堂上更正这种错误的说法。

为什么会出现“丰满”在文中的具体表现,学生会答非所问呢?“丰满”惹下的祸是因为,学生甚至包括老师都没有准确理解“丰满”在词典中的词义。《新华字典》中对于“丰满”的释义①充足;②(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胖得匀称好看;③(鸟的羽毛)多而密。根据本文的语境,不难理解此处的词义是“充足”。

如果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有准确理解词义的良好习惯且常常通过查词典掌握词意义的能力,就不会发生以上的“插曲”。而学生在阅读中出现“张冠李戴”以及“只可意味不可言传”的情形,根源在老师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缺失了对语言语意的准确理解的引导。

后来笔者又听其他的老师讲课,发现不仅是学生上课中对于具体语境中的词句理解似是而非,而且老师的授课语言也是模棱不清。在新课程的理念引领下,把课堂交给学生是回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上,但是并不表示语言自身没有了准确性。语言确实在某些时候,可以有同义语可以替代,但是语言的准确性是必须具备的。2017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其中小学高年级阶段(5-6年级)的阅读部分明确指出,“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7~9年级)阅读部分也明确提出“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如果把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标准连起来,就是阅读中要做到“能够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体味和推敲重要的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文质兼美的阅读文本是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途径,然而没有准确理解词义的阅读过程,必将失去了科学严谨的工具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阅读的人文性也将大打折扣。所有的阅读都需要感觉即“人思想的参与”,但是参与的质量还应该是基于语言这个媒介的准确理解。

当然,词义是要结合语境,在其众多的义项中选择符合具体语境的那一个。“结构主义之父”索绪尔认为,语言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语言是一个系统,它的各项要素都有连带关系。因此,对语言学的研究就应当从整体性、系统性的观点出发,而不应当离开特定的符号系统去研究孤立的词。

对于词义的准确理解不是只有嚼文嚼字断章取义,从而失去领悟文章的精神实质,但是对于词义的准确理解是语文学科作为工具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类似于“丰满”的课堂意外,在当下的语文课堂并不少见,对于学生形成语文能力、培养语文兴趣都是实实在在的伤害。如果我们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词义的准确理解贯穿于语文阅读乃至语文学习的全过程,这样“惹的祸”也许就不会发生,至少会少一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