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教材中“语言应用训练型”文本的读写探究

时间:2024-06-03

吴振平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以现有文本为基础,将文本教学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促进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很多“语言应用训练型”文本,为此,教师应抓住这些文本,围绕着“语言应用”这一核心,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读写功能。

关键词:初中教材;语言应用训练;文本;读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写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写作任务,紧紧抓住写作中心,构思写作方法与框架,进行条理清晰、富有个人特色的表达,在整个写作活动中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表达出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感受与思考。但是,现实情况是老师布置写作文,部分学生就脑中一片空白,东拼西凑,虚情假意,千人一面,没有个性。通过开展有效的写作训练,改变部分学生的写作状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我们要努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开展“语言应用训练型”文本的读写研究,充分开发教材中的“语言应用训练型”文本,学习文本丰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合理地深挖文本资源,开展读写活动,发挥教材中的文本优势,实现新课程改革中的读写互促的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初中教材中“语言应用训练型”文本的读写研究意义

“语言应用训练型”文本都是名篇荟萃,经历过时间的洗礼,被大众所传诵,继而被专家学者编入初中课本,这必然有它独特的价值。语文教学中,运用“语言应用训练型”文本,将课文中的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既全面、充分地利用了课本资源,又解决了学生写作中所遇到的“没得写”“不会写”的问题。本文立足于“语言应用训练型”文本,探究其在初中作文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当前教师经常面临的写作教学的一个困境是“无材可教”,学生的知识面、生活经历多有不同,在写作教学中难以一概而论,那又如何找到合适的写作课素材呢?挖掘课文中原有的素材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方面的问题,在给教师提供了现有写作课教材的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深入地探究文本,可谓一举两得。

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文本中。开展“语言应用训练型”文本的读写研究,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资源,有助于解决学生“无物可写”的问题。同时,学生学习语篇基础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既强化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提高了课堂时效性,何乐而不为呢?

教材:结合课外教材、丰富课内教材。在整个课程资源中,教材作为非常有效的课程资源之一被广泛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课内外教材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写作兴趣。

二、初中教材中“语言应用训练型”文本的读写研究策略

(一)围绕语言因素,安排读写环节,凸显语文价值

“语言应用训练型”文本中包含着丰富的语言因素,但是一节课的时间非常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高效地开展读写活动,充分围绕语言因素尽心有效训练,凸显语文学科的价值呢?

“语言应用训练型”文本从语言知识到语言应用都蕴含着丰富的核心价值。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与技能之后,才会慢慢产生应用语言的意识,同时,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也会在训练中得到明显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客观正确地解读“语言应用训练型”文本。解读文本过程中,要从教学的需求出发,分析该文本在整个教材中所处的位置,从而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并通过增加有针对性的读写训练,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凸显语文课堂的价值。

(二)抓住文本语言,启迪表达技巧,强化语言学习

无论是阅读教学中,还是写作教学,都要围绕着“语言应用”这一核心,强化学生对“语言应用训练型”文本情节和思想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的表达特点,使得学生逐步掌握文本语言的表达方式,为学生日后的言语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有云:“教材无非是例子。”教学必须达到教学相长,学以致用,将学到的写作方法应用到写作中去是最重要的。如学习《杨修之死》这篇课文,教师先抛砖引玉:作者在文中安排这些事件用了什么的顺序?(插叙)再问为什么要这样叙述呢?引导学生应用“插叙”有何作用?(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有跌宕起伏的感觉,表达更生动有趣)最后引导学生用插叙的表达方法,来完成一次作文训练。我们要善于借助初中教材中“语言应用训练型”文本,小到字词,大到文中有特色的表达技巧,让学生通过仿写等训练消化吸收文章的精华,同时也摆脱没有参考干写的束缚,犹如引进了源头活水,实现了“写作应成为他们欢欣向往,跃跃欲试,以求一逞的事情。”的目的。

(三)拓展语言应用,结合仿写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语言应用训练型”中生动优美的语言,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写作语言训练的机会。每位作家的语言特點存在着不同,要想准确地品味文本的语言特点,就要结合语境开展形式仿写,将学生的创造力与文本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所以,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仿写,当遇到优美的段落、语句时,给予学生仿写的机会。通过反复的仿写与再创造,让学生在掌握言语运用的规律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另外,教师还应当适当开展补充扩展、延伸拓展等,通过扩展活动,强化写作教学的效果。课堂上我用PPT展示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经典文段的动作描写:“爸爸生气急了,一把从床上把我拖起来,我的泪水就哗啦啦流出来了……我挨打了。”然后师生一起探讨文章中词语的选择应用,主要从动词和修饰性词语两个方面进行品析,然后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进行仿写练习,要求用指定的词语,写一段文字,在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写作中运用生动语言的能力。

(四)充分挖掘文本,赏析写作技巧,培养阅读习惯

古人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力,还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以宗璞《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为例子,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然后在赏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首先,教师让学生认真听读,在脑海中勾勒出画面;其次,齐读品味,从朗诵阅读中去感受文中所蕴藏的情感;最后,自读点评,由学生个体自主深入到文本中,准确理解文本的含义。与自读相比,听读、齐读的节奏较快,自读中,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放慢阅读脚步,有的学生圈出自己认为的优美句子,有的学生摘抄生字、生词。

让学生从熟悉文本到深入文本,在阅读体会中总结出阅读的方法技巧,从而在逐渐养成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分析文本的好习惯。同时,在阅读中学生也就自然地掌握了本文的写作技巧:(1)学习按照课文中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写法;(2)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3)强化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应用。让学生通过阅读,增强积累,教师要坚持利用文本、紧扣文本,引导学生从愿意阅读过渡到善于阅读再过渡到乐于阅读,最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成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提升。

三、初中教材中“语言应用训练型”文本的读写研究成效

“语言应用训练型”文本,可以通过专题训练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集体的合作与个体的自主阅读,把握文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笔者曾上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朱自清的《背影》,得到专家的好评,也较好地体现了“语言应用训练型”文本的读写研究成效,分享如下:

(一)明确任务,引导阅读

明确阅读目标,让学生围绕关键词“背影”二字进行阅读。比如:“背影”二字寄托着作者什么样复杂情感?文章几次描写“背影”又有何不同?你对其背影的多次描写有何看法?学生带着明确的阅读任务进行阅读,就使教学活动变得有目标,学生在阅读中就有了明确的探究方向,在感受文章思想情感的同时又能学习到文章的写作技巧,提升了语言应用型文本训练的成效。

(二)精选片段,赏析美点

选取文本经典选段,师生共同在诵读中赏析。《背影》中父亲爬铁道买橘子的情节是本文的经典也是精彩片段:“(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该片段中“探、爬、攀、缩、倾”等几个动词的准确使用,对父亲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描摹,使人身临其境,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步履蹒跚的的老父,艰难地爬铁道的身影。让我们在阅读美文的同时感受到老父对儿子深深的爱意。文章美在细节,美在真情,而真情就是在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文本的过程中领会到的。所以学生通过本文的阅读赏析,就理解了如何抓住那些最能揭示人物性格、心理特征的动作进行刻画,如何让文章富有表现力。

(三)课堂练笔,学以致用

展示校运会的跳高视频,描写选手的动作细节。教师提示:对运动选手的描写,不仅仅要简单地写蹲起、起跑、腾空、落地,更应该将人物动作细化分解,通过细致观察,具体写出人物眼神、面部表情,以及手、腿等如何协调、配合,要学会特写、定格描写,体现人物形象,更展现人物精神。

(四)作品展示,修改升级

优选学生作品进行展示点评,比如有的学生就用到了“半蹲、踮起、跪、插、前倾、俯、抬、盯、绷、弹”等词语,教师重点抓住人物动作、神态细节描写等,引导学生把别的同学写得好的地方借鉴到自己作文中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五)拓展延伸,融入情感

联系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理解《背影》中对于父亲“背影”相关动作的描写都围绕着“父爱”这一主题,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观察人物、描写人物。课后作业要求另写一个片段:要运用本课所学的细节描写方法,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抓住身边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细节,从细节中处发现情感,并把这种情感通过你的文字传达到纸面上来。

初中教材中有很多“语言应用训练型”文本可以挖掘,我们要立足于此类文本,指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技巧,让学生在独立深入的阅读中,领会字词句所传达的形象,并进一步理解词句背后所蘊藏的情感,在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学习掌握写作技巧,进而从实际可操作的层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敢写爱写乐写。

教材,是一堂语文课的重要基础。初中语文教材中“语言应用训练型”的文本很有意义,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挖掘、使用。并有效地加以设计、拓展,有效地开展以此为基础的读写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形象体会情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做到让阅读与写作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徐杰.巧用五种方法,走进文本深处[J].语文建设,2011(6).

[2]窦慧慧.谈初中语文文本运用的主要误区[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9).

[3]邱晶晶.聆听语文课堂的拔节之声:关于语用教学的思考[J].新校园(阅读),2018(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