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建设网络道德构建和谐校园

时间:2024-06-03

包贇甲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化,“网民”的年龄越加趋向于年轻化。现代的小学生中大部分都已经接触、使用互联网了。网络营造了一个更为开放、自由的网络环境,其优势在于我们可以发挥自身的自主性,但是也同样存在不可避免的劣势——网络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快速、广泛传播。从网络时代下德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入手,仔细分析后,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网络道德;德育工作;和谐校园

一、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所面临的德育工作现状

(一)德育工作的约束性变差

在以往的较为封闭的校园环境中,中小学生更容易接受到来自学校的思想、道德、政治、法律等德育内容,从而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引导正确的行为。但是由于网络的无边界式的渗入,使得中小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种电子设备耳濡目染网络中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从而产生模仿、从众行为,降低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效果。中小学生年龄小,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弱,因此更容易受到外界的牵引和影响,尤其是不良风气的影响。

(二)德育工作的内容需要变革

在传统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中,主要以品德教育为主,附加一些政治、法律内容。但是随着互联网生活的来临,网络道德教育成为道德教育中的新内容。在现如今的网络环境中,存在明显的娱乐至上、虚假宣传等非道德的意识和行为,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中小学生平时在网络环境中经常会接触一些短视频类、直播类平台或者应用,这些平台会存在各种非礼貌的网络用语以及不体面的网络行为。中小学生可能够会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模仿。因此在德育工作内容中,教师需要进行网络道德等内容的创新。

(三)德育工作的形式需要创新

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是以教师为主,进行单向性的内容传授。整体而言,这种方式学生的听课兴趣度不高,最终效果不佳。因此,在网络时代下的德育工作的形式也需要进一步变革。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德育工作也要取长补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因材施教。

二、网络环境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变革与创新措施

(一)德育工作内容的完善

除了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师需要对中小学学生进行有关网络道德的教育。在网络道德教育中,需要让学生明确网络环境的两面性,指导学生明辨网络中的是非,做出正确的网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在网络道德的具体内容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到目前网络环境中的种种威胁与弊端,让学生树立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判断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让学生对有利的一面进行学习。网络环境不仅在技术层面给予我们很多的便利,同样也在思想层面给予我们开放、自主、多元的理念。因此网络道德教育也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展开。

(二)德育教学工作形式的创新

1.案例教学法

在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多注重实际案例的使用,减少单独理论的论述,使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在讲学中,应该多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口述、视频、PPT演示等多种形式来讲述具体的网络道德案例,并通过案例讲述道理,明辨是非。在案例选择中,教师也要具有针对性,主要针对中小学生日常容易接触的各种定向的网络内容进行举例。例如,对抖音这一短视频软件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列举出抖音应用的负面案例,让中小学生明白抖音的缺陷与不足以及对自身发展的危害,并进一步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娱乐方式。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分析只是一个过程,最终要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正确的选择和行为。

2.情景教学法

相对于枯燥的教师授课,情景教学法更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整体的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模拟网络的具体环境或者案例,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亲身感受,并进行自我分析和总结。情景教学法中是学生主导,进行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过程,因此能够在感同身受中做出更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网络教学法

德育工作同样需要结合网络进行深化发展。德育工作的网络化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式德育工作的学习。第一,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德育工作的网络平台,上面有关于德育视频教学的全部内容,可以让学生在闲暇时间自主学习;第二,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建立自己的德育咨询教育网络,通过引导家长来带动学生群体。网络教学,是对实际教学的一种补充,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帮助中小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娱乐方式和学习方式。

(三)德育工作的对象的延伸

中小学生不仅受到学校德育的影响,还会受到来自家庭思想、行为的影响。因此德育工作的展开,还需要从家长端同时进行。学校需要向家长明确网络环境下学生所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和威胁,从而让家长帮助学生控制网络接触的时间和渠道,减少上网时间,转向有益的课外活动。对家长的引导方式可以通过家长会等传统方式,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方式进行。家长不仅是学生教育的重要主体,也同样是学生学习的模仿对象。家长不良的网络思想和行为都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因此,在平时的网络沟通中,也需要积极引导家长的自我网络行为和孩子教育行为。

网络环境的扁平化,使得不良的网络思想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中小学生由于认知能力和选择能力不足,因此很容易受到负面的影响。在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中,需要加强网络道德的教育,并创新德育工作的教学方式,不断加强学生和家长的德育,从而帮助中小学生减少不良网络风气的危害,樹立正确的三观和思想。

参考文献:

[1]赵建英.为谁立“德”为何而“育”:“明志德育”课程初探[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5(Z1).

[2]刘东冉.小学道德教育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 “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构建初中德育网络的实践与思考》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

[2017]GHB128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