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张阿妮
摘 要:初中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审美培养、促进智力发展、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具科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可以提高细致的观察能力、空间感知能力、色彩辨别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美术的重要性毋须讳言,但长期以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农村中小学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有的学校没有美术专任教师,美术课干脆不开展,美育几乎为零;有的学校美术资源、美术器材严重短缺,只能简单地看看画画,也谈不上开展正常的美术教育……在这种背景下,美术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就应该大力开发本土美术资源,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不在纸上谈兵。
關键词:美育;重要性;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美术起源甚早,几乎可以说与人类一起诞生,在没有文字之前,我们智慧的先人们就在劳动中创造了美术。例如:旧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就已经具备了均衡、对称等美的规律;“仰韶彩陶”线条流畅,图案绚丽,亦被称为“中华一绝”;“中国瓷器”造型优美,风格独特,品种繁多,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总而言之,社会进步的过程就是人类对美不断追求的过程。
美术,顾名思义就是“美育之术”,而美育就是审美教育,首先培养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情操,使人们懂得如何美化世界美化自己。蔡元培先生在新文化运动中,不止一次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强调美术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他提到“美育者与智育相辅相成,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美术既要娱人,又要育人,同时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美术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初中美术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审美培养、促进智力发展、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具科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可以提高细致的观察能力、空间感知能力、色彩辨别能力、形象思维能力。
美术的重要性毋须讳言,但长期以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农村中小学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有的学校没有美术专任教师,美术课干脆不开展,美育几乎为零;有的学校美术资源、美术器材严重短缺,只能简单地看看画画,也谈不上正常开展美术教育……
在这种背景下,美术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就应该大力开发本土美术资源,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不再纸上谈兵。
一、美在展览馆
广泛地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当地的文物资源开展美术教育活动。
前段时间,我在进行欣赏我国的石窟艺术这一课的教学时,考虑到我的学生是农村孩子,没有机会出去旅游,对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等很陌生,佛教知识也几乎是一片空白。在这种学情下,如果照着教材讲,几乎不起任何效果。即使用多媒体课件也不可能让学生产生足够的兴趣。于是,我灵机一动,大胆改变教材内容,和学校领导请示,把这堂课搬到课堂外,充分利用我们沁县的本土美术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体会佛教雕刻艺术。
我们沁县有一座佛教艺术石刻馆——南涅水石刻馆。位于沁县城南1公里的二郎山巅,馆内陈列着出土的沁县历代精美的石雕佛像、头像等400余件,是佛教题材的塔式雕刻品,时代最早的为北朝,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其所收藏陈列的历代石刻艺术珍品,数量多,品种广,表现形式丰富,延实年代久远,且为民间匠师雕刻而成,是海内外罕见的艺术瑰宝,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成为中央美院的写生基地,如果让学生去石刻馆上这堂课,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周密的筹备安排以后,当学生踏进石刻馆时,立刻被馆内陈列的那些恢弘肃穆的佛像所吸引,他们分组有序地观赏了珍贵的佛教雕像,在馆内看到了对每尊雕像的介绍,导游介绍了该佛像的名称、雕刻朝代及出土的时间和地点,包括佛像的地位,它的来历、生平以及对佛教的简单介绍。接着学生在参观结束以后,有的仔细去阅读佛像的文字说明,了解佛教;有的学生拿出自己带的画纸画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雕像开始了写生。看着学生一个个认真的样子,我知道他们很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
这时,本班一个男生冒出了这样一句话:“老师,这些佛教造像是哪位大师雕刻而成的?”
师:“这些雕刻都是北魏北齐等朝代民间艺人的劳动成果。”
生:“佛像这么巨大,而且雕刻的栩栩如生,真是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啊!”
(这位同学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看到了实实在在的雕像,不由得从心底发出感叹,产生了认同崇拜之感。)
一会儿,一个正在写生的女孩站了起来。
生:“老师,这尊佛像的衣纹怎么画?”
师:“这是一种佛画风格,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创始人为北齐画家曹仲达,与吴道子并称为‘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后被民间艺人运用到了佛像雕刻中,被称为‘曹家样。”
(原来她在写生过程中遇到了难题,老画不好佛像的衣服纹理,在这个时候,我给她补充了“曹衣出水”的美术知识,并做了示范。学生照着佛像写生,更形象直观,而且对佛画的四大样式中的“曹家样”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
这节课结束了,走在返回的路上,同学们依然恋恋不舍,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今天我学到了怎么用线条画佛像。”“老师,我了解佛教的起源和在中国的发展。”“老师,我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感到惊叹,回去了我要写一篇文章。”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表示了赞赏……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开发利用了本土的美术资源,给学生创设了佛教艺术文化情境,新课程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其中,凸显的是从生活和自然中感悟美术,真正做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美在民间
广泛利用艺术家工坊和艺术家工作室,邀请当地的民间艺术家走进课堂。
在每年一度的“北方水城中国沁州”端午民俗文化节,走进我县的民俗文化馆,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品,错落有致地摆在展柜上,有剪纸、烫染、木雕、葫芦画、面塑等,琳琅满目,精巧绝伦,这时解说员就会说:“我县的民间工艺美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民间工艺资源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积淀,据了解,在我县民间美术品种多达20余种,在省内外甚至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我县的田树川、栗东斐、郭广胜等三位民间艺术家在历时半年的长治市首届工艺美术大师评审活动中,喜获‘长治市美术工艺大师的称号,这是我县民间工艺美术办的一件令人鼓舞的盛事。”
于是,我在进行民间艺术的这一模块的美术教学时,盛情邀请到了我县民间艺术家木雕艺人田树川先生走进我们的美术课堂。
当田树川先生走进课堂时,课堂上爆发了热烈的掌声,显示了学生对这堂课的极大期待。在课上,田先生首先放映了自己作品的一些幻灯片,实物展示了自己的获奖作品《关帝庙牌楼》木世制品,学生兴趣高涨,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掌声,无不为田先生的精湛技艺表示叹服,接着,田先生还展示了自己精湛的木雕技艺,开始指导学生进行简单制作,学生争先恐后地向田先生提问学习请教一些细节,田先生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解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后,田先生还邀请这批兴趣浓厚的学生利用节假日去拜访自己的工作室。
田先生总结说:“民间工藝美术也好,艺术也罢,不仅要靠技艺,也要靠文化。创新民间工艺美术产品,重在尊重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因为它潜在的艺术价值来自原生态文化元素。”这句话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纷纷表示要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让民间发扬光大。
民间艺术就是对生活充满热爱,在民间世人的手下,永远没有灰色、黑暗、死亡,他们是那样的热情,作品是那样的绚丽精巧,他们和他们的作品给予了学生一个正能量的引导,整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体,看着学生红扑扑的笑脸、兴奋的眼神、高涨的制作热情和最后制作完成的作品,我知道这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在进行美育的基础上进行了德育。
三、美在自然
尽可能地利用自然资源(自然景观和自然环境)进行美术教育。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大自然钟灵毓秀,从古至今,数不清的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咏叹自然的优美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几句写出了诗人稳居山村采菊赏鸟的美好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欣慰之情。“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写出了作者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风和日丽的景象。“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写出了秋色的动人。大自然的美,给人以动人心弦的视觉体验,给人以兴奋快乐的心理感受,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许多艺术家把这份存于自然的美,展示在画布上,其作品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审美对象之一。
如何让中小学生感受到这一份变幻莫测的自然美,领略到一种审美的品味,这也是中小学美术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座古朴而秀丽的小城“憩”于水上,犹如一位在水一方的佳人。晶莹澄澈的河水围城缓缓流过,就像佳人袖间的彩带,西湖水库、南湖公园、北海公园等湖泊像颗颗明珠镶嵌在这条彩带上。西湖泛舟、南湖的荷塘月色等让这条彩带风光迷人。
这里不是杭州西湖,而是正在建设中的家乡水城沁州,我在进行水彩画技法教学时,教材内容是杭州西湖美景,我因地制宜,开发了我县的美术资源,经过充分的备课和课前准备,把这堂课搬到了我县的西湖美景实地,家乡的美丽景色激发了学生绘画的灵感与激情,学生观察得仔细,画得认真,把一幅幅美景定格在自己的画纸上。学生在自然界中快乐的“若脱笼之鹄”,到处都洋溢着他们清脆的笑声,我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个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不单只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以及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同时,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培养了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使其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所以,我认为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美术教学应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结合当地实际开发一定的美术资源,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达到审美、智力、道德共同发展的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贾勇.关于《美术课程标准》修改与完善的几点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3.
[2]周如俊.如何关注美术课程中的文化现象[J].大众文艺,2011.
[3]李印祥.将情感教育融入到美术课改教学中[J].学周刊,201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