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张莉
摘 要: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分析,试着探究了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新视角所带来的思考和变化。
关键词:喜欢;学生;新视角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但体现了师生的友好相处,也为教育教学取得较好的结果打下了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普遍的认识是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对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很多帮助。以此为基础可以更好地促进师生双方的交流,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从而促进师生的进步。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近二十年的老师,我认同这个观点,但也越来越感觉到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需要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更要做喜欢学生的老师。这样的方式和视角,对于新时代下形成新型师生关系以及学生的成长会产生更多新的意义。
一、喜欢学生的老师能做到喜欢不同个性的学生
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努力学习,不是每个学生都会自觉遵守规则,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面对本来就各种各样的学生时,老师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同时促进双方的进步呢?这是个问题。我想作为一个喜欢学生的老师,要接受这些不同,更要努力去引导这些不同,让学生能在一个存在统一规范要求的环境中健康自由地成长。记得以前做班牌时,我班的班级格言就是“张扬个性做真实自我,放肆青春也要健康快乐”。这句话就是我对青春期学生个性的态度。学会喜欢不同的个性,这恰恰反映了老师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包容和理解。回忆自己从教的经历,也感受到学生的个性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以前的学生在老师面前不敢也不会有个性,见了老师就是礼让就是尊重;现在的学生不隐瞒自己的个性,任何时候都不压抑自己的个性,对于和老师的相处也充满了质疑和挑战。面对这样的变化,老师不仅要面对大胆表现自己个性的学生,还要做到不会因为学生的个性张扬不满,不会因为学生挑战和质疑自己不满,不会因为学生没有达到普遍的要求不满,当老师能这样做的时候,相信学生会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接受和理解。这样做并不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褪去师生身份的认识:学生可以比老师强,老师也不必是个万事通和不苟言笑的人,我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不应该只有教育和学习的任务。这样的想法恰恰体现了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个性的存在,同时还能因个性适时地进行教育引导。相信这不但能为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好基础,也能表明老师对于学生的一种态度和观念:把每个学生当成独立的个体,而非一个模具中产品,教育更要关注的是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发展:一个真正健康的学生,应该品学兼优,应该独立自由,应该个性鲜明,应该拥有自我。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快乐成长,也会让老师自身享受到教育教学的欢愉。
二、作为喜欢学生的老师还应走近学生
師生的交集不应该只在课堂,我们的话题也不应该只有学习。现在的学生接受信息非常繁杂,很小的年龄已经懂得怎样在外面的世界里打造一个外面的自己,但无法改变的现实还是会暴露里面有问题的自己。当问题暴露的时候,是不是问了所谓的原因就可以了呢?喜欢学生的老师必然要去探个究竟,而不只因为学生暴露的问题就去一味地指责。当老师真的做到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每个学生成长的经历,就是真的走近学生。走近学生,问题的症结会变得容易解决,怎么要求学生也更明确。当然不能否认现实环境对于老师的要求迫使很多时候老师只能用成绩来衡量学生,但老师也不该忘记学校不只是学习的地方,老师不仅教书也要育人。所以面对特殊问题的学生时,走进学生的生活,真正地了解学生,喜欢学生,在这个基础上为学生所做的一切可能才更加有意义。其实,学生最后记得的不会是老师上课讲过的内容,更能打动学生让学生铭记的应该是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世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关心和帮助。
三、做喜欢学生的老师对师生双方的影响
做喜欢学生的老师,满足了学生得到尊重的需要。这种尊重是真实的,是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不需要建立在功利的基础上,不需要被成绩包裹。做喜欢学生的老师,能够用自己的本真去打动学生。老师不应该只是扮演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也需要把自己还原成一个生活中的普通人,会用自己走进学生的体验和学生交往。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了解他们的,知道他们的喜好,知道他们的烦恼,可以和他们一起笑,也会和他们一起思考,可以和他们交流,也接受他们的质疑。这样的交流不仅缩小了师生的距离,也为学生更好地接受老师打下好的基础,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当然做喜欢学生的老师绝不是模糊师生的界限,绝不是为了所谓尊重而放弃原则。真正做喜欢学生的老师,是因为懂得学校不只是面对所谓好学生的地方,教育不能只是体现在成绩中,学生不是流水线的产品,老师也不只是教书匠;做真正喜欢学生的老师,也才会每天都愿意面对学生,愿意和学生一起成长收获;做真正喜欢学生的老师,在陪伴学生的同时,更是在成就自己,对自己的职业能保持热情,享受工作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兆兰.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综述[J].江苏教育,2000(1).
[2]于永正.给新老师的20条贴心建议[J].教师博览,2005(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