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越来越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普遍认同和高度重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粹,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已经深深地植入了民族的文化根脉。武术文化在校园广泛推广有着提振民族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升人文道德素养、培育人生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育人价值,值得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校园文化;武术;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越来越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普遍认同和高度重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粹,已经深深地植入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根脉,成了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必要基础,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文化濡染。武术文化在校园广泛推广有着多方面的育人价值,值得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多年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悟,本文欲就此谈点自己的认识。
一、武术文化能够提振学生的民族精神
立德树人是学校工作的根本职能,育人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教书以育人为前提。教育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国家意识,是当前世界格局下国民教育的迫切命题。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精品,在国民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武术教育这个载体,在全体学生中培育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精神支柱,通过武术教育培育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样潜移默化,就能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大量的史实承载着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与荣光,许许多多武技高超的历代将军统帅、名载史册的古今名人志士和普通习武卫国保家的民众,他们在国家和民族的每一个危亡之时,为保卫国家安宁和维护民族尊严而心存大义或杀身成仁,从而用自己的鲜血乃至生命来捍卫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完整。这些民族志士仁人身上所体现出的民族大义,就是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将其引入课堂就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动力。
二、武术文化能够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武术在我国作为传统体育项目,在各级各类学校都已经普及,只是推广的程度和深度还有所不同。武术防身自卫、击技格斗、表演展示、强身健体的作用已被社会普遍认同,其对青少年的身心陶冶培育功能是多方面的。武术中讲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就是中国传统武术最讲究最出彩最传神的地方,体现了其真正身心相应、内外兼修的全身性活动特点。引导学生经常进行武术锻炼,一方面可以调节学生的精神和情感状态,促进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武术锻炼可以让学生逐渐变得知理、明德和守法,促使学生在接触社会、人际交往、同伴合作中学会和应用和谐、宽容、积极、健康的处世之道,这些功能恰恰是西方体育文化中不具备的东西。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阶段。我们知道,每个人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以后,体育锻炼的保健和休闲功能就更加彰显,这时候大多数人参加体育锻炼则注重的是养生之道,此时武术气功就更适合这个群体的日常锻炼了。因此,学生阶段多积累武术文化,积极参加武术锻炼,掌握更多的武术技能,往往会受用终身。
三、武术文化能够涵养学生的人文修养
中国古代武术文化中承载着丰富的礼仪知识与文化修养,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礼仪养成、进行道德修炼的活教材、资源库。因此,在学校武术教学过程中,我们体育教师应该有意整合课程资源,运用武术文化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思想品德的教育与培养。“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习德。”这是从古到今多少武术前人总结流传下来的武术文化传统,彰显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仪礼精髓。我们的祖先无论是文人还是武士,都非常注重礼节;阅读古籍,经常会看到我们“礼尚往来”“礼贤下士”“禮多人不怪”“不学礼 无以立”的句子;在武术教学中礼节、礼仪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勇”渗透于武术文化之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刚柔相济、文武交融、阴阳互补的民族文化内核。所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武术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高尚的品德情操和良好的人格修养。
四、武术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在当今社会不断开放、文化更加多元化的世界格局下,外来文化观念的冲击使得很多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面临着道德滑坡的现实考验,有些人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这些现象不可回避地对中小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的思想将逐渐成熟、知识在不断丰富、人格会逐步独立,因而学校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而武术教学恰恰给他们的成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中国传统武术非常注重武德教育,武德讲究“先德后艺、厚德载物”的武术精神,这种武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
德观。
总之,武术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作者简介:杨芃林,男,甘肃省武山县人,中小学高级教师,从事体育教学与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