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学生作文材料的短板问题

时间:2024-06-03

何自强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问题重重,学生在写作中无米下炊,有米不善下炊,围绕解决这一难题进行探讨,首先从作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目前的困境,然后重点探讨如何解决材料短板这一难题,并提出了若干的建议,希望能对语文的作文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困境;积累;运用技巧

作文是教学中的难题,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说得在理,说得精彩是语文老师面对的难题,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本文就如何解决学生作文材料的问题做了一些思考。

一、材料的积累

材料就是作文中的米,学生写作中没有材料怎么能够写好作文呢,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思考材料的来源,这里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1.立足课堂,高效地利用好教材

首先,帮助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意识。我们绝大部分学生都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但如何让学生用的时候不少,很少去考虑。所以,从入学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准备一个课内素材积累本。其实,语文课本是作文素材的无尽宝藏,如果认真挖掘课文内涵,我们会发现,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文本解读到课下注释、单元主题,都是可供无限挖掘的素材“富矿”。

2.多角度深入挖掘文本主题,一材多用

一篇课文,它所传达的主题往往不是单一的,可以多角度地深入挖掘,如果遇到相关主题的作文就可以有效利用了。例如,教材中的《植树的牧羊人》一文,就可以从信念、个人对环保行为的认识、和别人分享的幸福、社会中默默“种树”的人等角度进行挖掘,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获得对主题不同的认识。

3.课外阅读,文学作品添文采

除了材料上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针对学生不同的水平,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从广度和精度两个方面着手,基础好的可以泛读,将不同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梳理,在日常的学习中温习这些故事。而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在精度上重点突破,梳理某本名著上的故事,例如某同学对三国感兴趣,就重点整理三国的故事,这就是他写作的素材,找到一两本重点阅读的名著,必然是对素材的一大补充。

二、材料的运用技巧

“丰富”“充实”考纲中针对作文材料的运用而提出的要求,发展等级要求。无论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都离不开对材料的使用,或借助材料证明观点,或借助材料来叙述事件,或借助材料引申发挥。由此可知,材料是作文的重要构件之一。

所谓“材料”,就记叙文而言,指的是用作作文的素材,或构成文章的人、事;就议论文来说,指的是文中用作论证的论据(包括事实、理论、数据等)。材料的“丰富”“充实”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选好材料,即选择有效的、典型的材料,以少胜多;二是用好材料,即多角度、多层次地使用材料。前面已经整理好了材料,如何合理地运用好材料是关键。

1.强化分析见力度

分析是议论文的关键,学生把文章变成了故事文,在材料后必须有议论,这一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论证”。但很多学生不会分析论证,常常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述例冗长。中学生作文一般要控制在600字左右,如果举例占了太大的篇幅,就没有空间留给分析和议论了。在考试中,很多学生大量地讲故事,不厌其烦地描述其中的细节,将其当成记叙文写作。另外,议论文的例子是作为事实论据而出现的,如果叙述成分过多,还会导致文体特点不明显。所以,叙述事例一定要简洁明了,抓住要害即可。实例过长必然无法进行取舍,材料就会注水严重,读起来索然无味。

二是有“例”无“证”。写成的议论文是观点与例子的简单叠加,缺少分析的链条,因而論证显得干瘪无力。大多数的学生写作的时候只举例子,不会分析,不会从单方面来论证,因此,论证缺乏条理,没有充分证明自己的观点,论证只能牵强附会。

三是光“引”不“证”。堆砌经典言论、名人名言,反而会失去应有的光彩。引用名言来论证,要把“引”与“证”有机地结合起来。引用名言警句而不分析必然会使材料与文本脱节。

2.欲扬先抑显精神

中学生的文章大多是记叙性的文章,通过叙述一定的事情来表达对事件、人物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运用欲扬先抑的方法来凸显事件中人物的精神。例如,《白杨礼赞》一文中“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一句,似乎是对白杨树的进行了“抑”,但作者笔锋一转,说白杨树伟岸、正直、温和、挺拔等,具有大丈夫的美,对白杨树进行了“扬”。

3.专题训练见精度

初中相较于小学,学生的学习日益紧张起来,课堂的容量明显加大,节奏也加快,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搜集整理,将各种素材整理,例如,诚信、善良、爱国等专题串起来,对于材料做精心的准备,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必然游刃有余。

4.思维培养成逻辑

首先是思维的展示。在教学中,贯彻落实思维的展示过程,一步步的推理、引导,让学生明确思考的过程,那思考就是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最好动力。

其次是思维的实践。让学生结合实例进行分析,结合现实的例子,选择一些热点的话题或者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在练习中实践,可以通过作文的片段或者微写作来引导,学生会分析了,在这一过程中,思维必然就有质的飞跃。

总之,解决学生材料作文短板的问题不是短期就能解决的,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了解问题的原因,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进行有机的融合,强调材料的积累与运用技巧,在练习中提高学生材料短板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洋.初中作文有序教学实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2]郭吉成.袖里乾坤,沙中世界:怎样做到作文材料的丰富、充实[J].语文周报(暑假合刊),2013:26.

[3]刘鸿雁.初中作文教学与创新思维[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张婧.初中作文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20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