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文本对话中寻找课堂的原点

时间:2024-06-03

颉东丽

前不久,我聆听了全国语文名师肖培东的讲座,对于他提出的“回到原点去看语文”“老老实实教会学生读书”,很是认同。语文教学应该贴近语文教学的规律,遵循语文教学的本真,教真

语文。

近年来,“核心素养”一词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词。我不禁思忖,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语文课堂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目前明确且清晰的表述是: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

我的理解是: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回归语文课堂的原点。在教学中,必须紧扣文本,在课堂中完成师生与本文的对话,将语言综合能力落实在每一节课堂上。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看到以下这些问题:

第一,缺失了引导学生品味有趣的语言,更谈不上运用的训练。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语言是一种关系。”语言的运用实际上是以相互理解为目标的。一位教师讲《窃读记》,学生读到“想到明天仍可以占有书店的一角时,被快乐激动得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上去”时,有的学生笑出声来。教师只是抬头看了看,笑了笑,什么也没有说。这处“笑点”就这样被“一笑而过”,整堂课再没有涉及。稍加思考,引起学生发笑的是“险些撞到树上”这个词语。而教师把这三个词语看作是闲来之笔,没有停下引导学生品味有趣的语言,更谈不上揣摩精巧的构思,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课前预设好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

第二,缺失了或削弱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有的课堂中,教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了很多高质量的问题,试图让学生主动去领悟知识,建构起新的知识框架。但由于太过于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最终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整个课堂都交给了学生自己去掌控,结果课堂失控被学生搞得一团糟,自己也不自觉地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一位教师讲《驿路梨花》,一开始上课,就发给学生一个问题清单,让小组讨论,让学生主持,把课上成了故事会。有的教师在运用教学手段与方式时却走入一个误区——不顾学生的年龄层次、知识水平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盲目追求形式的多样化、新颖性与课堂气氛的热闹,致使教学形式与内容发生错位,无法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甚至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别扭。一位教师讲《看云识天气》,主要介绍了怎样通过云的形状,推测天气,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课;一位教师讲《猫》,模拟法庭审判,设原告、被告、案发现场、案件定性等,场面热闹欢快,但学生收获了什么?面对这样的课堂,我不禁要问:郑振铎(《猫》作者)呢?郑振铎的文字呢?还有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教师讲得越少,甚至一言不发的课堂才算是主体性教学的好课堂。一位教师在上活动课——《背起行囊走天下》,就完全让学生自我表演,教师本人则成了闲人。这种“放羊式”的教学方式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不是尊重学生而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无论是教学知识的落实还是学生能力的培养都是无法真正实现的。

第三,缺失了或忽略对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文学及人学。人因思考而伟大,人因思考而快乐,人因思考而成长。但是,纵观当下语文课堂,假问题、浅思考、不思考现象,比比皆是。好的课堂,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有效思维的长度、有价值思维的厚度、深度思维的力度。一位教师讲文言文,教学流程设计如下:(1)解题,介绍写作背景;(2)读准音,读顺文;(3)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句子,遇有疑难词句相互交流;(4)逐段分析内容,归纳文章中心。对于文言文的教学,以上教学流程我们并不感到陌生。一堂课下来,除了偶尔有同桌之间短暂而有象征意味的交流,整堂课气氛沉闷,学生只是一味地听教师讲解,一味地记课堂笔记。可以想象,这样按照“约定俗成”的套路上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调动,学生的思维没有点燃,更谈不上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恐怕只是一句空话罢了。

第四,忽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审美内涵。美,是人类的正常需求。当我们深入文本,反复玩味美的道理时,我们就进入了审美鉴赏的层次。每一个人在这世界上都是独特的,心灵的敏感是与众不同的,因而每个人在审美鉴赏过程中都有创造性的独特发现,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现实的教学中,部分老师仅仅是“照本宣科”地给学生讲解,文本中精美的语言、精妙的构思这些丰富的审美内涵学生无从发现,无从体会。一位教师讲小说《斑羚飞渡》的主题时说道:斑羚们以牺牲一半,保护另一半的方法,使得种群得以保存,这样的精神感动了我们,因此,人类再也不要射杀野生动物了,要关爱它们,和它们和平共处。表面上好像是对的,实则作者要告诉我们:小说中的斑羚,并非是动物,而是像斑羚一样的人。

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应有的味道,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改革总的方向。虽然各种模式和技术手段层出不穷,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尽相同,但好的语文课核心特征是相通的。

首先,以品味语言支撑课堂教学。特级教师赵福楼在《谈谈语文核心素养》一文中说,语文一定要守住语言学习,据于文本,这就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一句时,先问“碧绿的,光滑的,高大的,紫红的”,这几个形容词如何对事物进行修饰的?(从颜色、形状、质地对事物进行了修饰)。再问:为什么石井栏是“光滑的”?因为少年的鲁迅经常在这里玩,爬上爬下,磨来磨去,一日一日下来,就变光滑了,从而体现了“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从一个词的赏析,联系到文章的主题,考验着我们语文教师,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度。所以,教師必须更新观念,及时捕捉学生的“兴奋点”,并大胆改变预设,引导学生和文本之间有深入的对话,例如《端午的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同学们在读“吱”字时,声音拖得很长。我提问:为啥拖长读?(有趣)再问:“吱”可以去掉吗?为什么?(形象地写出了吃鸭蛋的动作和声音还有愉快感觉,表现了对家乡鸭蛋的喜爱之情。)我充分意识到课堂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只有以品味语言为基点,才能逐步实现学生语言的构建和运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其次,把交流合作作为桥梁,实现师生的共赢。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可以促使学生对教学过程充满兴趣,并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一人“说了算”或过于“开放式”的课堂局面,随时征求学生意见,了解他们的心态和需要,不断改进教学,不断在民主和谐的交流配合中合作。既能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又能突出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使得双方都有愉悦的感情体验。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提出“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读?经过学生的讨论,应该用高声、急切的语气读,表达出一种奉承语气中的肯定,体现出民众急于想让别人知道他不傻以及众人的虚伪,自欺欺人。例如,在教学《美丽的颜色》时,讨论对于“美丽的颜色”,居里夫妇的情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温馨的期待、神秘的确信、情不自禁的惊喜。)那么“看哪……看哪!”应该用什么语气读?有人回答惊喜高声,有人回答低沉缓慢,讨论后,大家认同为:低声的,害怕惊醒婴儿般,又含着赞叹、幸福快乐的感情。在文本细节的品读中,体会人物的高尚品格,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体性。一方面,学生探究活动中所涉及的观察、思考、推理、猜想、实验等活动是他们所不能独立完成的,教师在关键时刻要给予必要的提示,发挥间接启发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还需加强对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初步得到科学方法,提高基本素养。例如朗读,不仅要读语言的内容,更要重视语言形式的

表达。

再次,把训练学生思维作为过程,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巴尔扎克对世人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意义的是问

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就问个为什么。”无独有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也提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显而易见,问题是学习的先导,语文课堂上创设环境,激发学生提问的愿望,利用文本资源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难点重点质疑。(1)抓住矛盾处、异常处质疑。(2)抓住文题质疑。(3)抓住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句质疑。(4)提出与课文主要内容相关的质疑。例如《植树的牧羊人》中,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先重点默读第三次,运用勾画圈点法,找出高原变化、评价、行文思路、老人特征的句子;再用此方法,阅读前两次见面,从而提炼出牧羊人的性格:孤独、坚持、细心、毅力、体力、平和、专注、智慧、善良等,他创造出了奇迹。多角度、多方位发问,并引导学生学会多途径解决问题。

最后,吃透教材学会审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为学生语言实践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应充分利用其价值。以肖培东老师的《孔乙己》教学课为例,他用“忘”“记”“看”三个词深入探究课文。肖老师先让学生品析一个“记”字,你在阅读后,最能记得的是他的什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含“记”字的语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就有事可做、有话可说了。在学生沉浸文本并多角度解读孔乙己这一文学形象的前提下,继续以“记”字切入,围绕“咸亨酒店中其他人(酒客、小伙计和掌柜)最能记得孔乙己的是什么?”“文章中几次写到了其他人对孔乙己的‘记?”“孔乙己又对谁说过要记住?”三个问题层层推进课堂的进展。在授课过程中,顺势利导:小说中的人物最记得孔乙己的什么呢?(伤疤)为什么?“又”字去掉后效果怎么样?“还记得什么呢?”“被丁举人打的惨状”“什么惨状?”……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的理解在逐步加深。肖老师不断追问,巧妙运用“对话式教学”,使学生思维始终保持在兴奋状态。余映潮老师在执教《孔乙己》一文时,也同样不囿于常规教法。他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从“酒”字着眼,由酒引出孔乙己、咸亨酒店以及周围的酒客,又由“酒”字带出了另一个关鍵词“偷”,因为好酒而偷,因为偷而被嘲笑,又因为偷而被打,人物的性格、命运、遭遇,在这两个字的牵引下,紧紧抓住了学生,也易于让师生间的对话充满质感与生命。

成功的课例告诉我们,真正研读文本,理解文本,寻找、发现其中隐秘的关键钥匙,让师生回到语文课堂的原点,才是当下语文教学的本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