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背诵并不难

时间:2024-06-03

曾正芳

摘 要:背诵积累对于写作具有重要意义。背得多自然文思如泉涌,意到笔随。只要老师积极组织,并注重指导,孩子就能乐于背诵、善于背诵。这样一来,背诵也就不是难事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背诵;兴趣;方法

背诵是积累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还指出,“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著名文学家、诗人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这句话便道出了语言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学生通过背诵经典文段,可以使其语言更加规范,使其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背得多了,学生在写作时自然意到笔随、文思如泉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对小学阶段的背诵量做出了规定——“须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第一怕是写作文,第二怕便是背课文了。其实这“两怕”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只要我们老师善于组织和指导,语文背诵并不难。以下是我的一些实践体会。

一、积极组织,激发兴趣——让孩子乐背

1.师生共背,感受乐趣

要求孩子们做到的事情,教師也应该做到。背诵课文亦如此。每天晨读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和学生在一起朗读和背诵课文。在背诵时,我或者在背诵方法上做指导,或者按我教的方法与学生一起练背,最后与孩子们赛背。我力争在众目睽睽之下,流利地背出来。练背时特许偷看,试背卡壳时孩子们为我提示。当我胜了便像孩子般快乐,要求孩子们赐予掌声,败了的话有时会甘拜下风般示弱,有时会不服气地请求孩子们再多给一次机会。当然,这些偷看、提示、掌声、再给机会的做法,更多是我“赐予”孩子们的。

除了师生赛背外,背诵接龙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它可以避免在别人背诵时,自己的思维停滞下来。我背第一句,孩子接背第二句;我背第一层意思,孩子接背第二层意思;或者孩子与孩子接背。

此外,分组背,想象背(“放电影”背)、站起来加动作表演背,所有的这些背诵活动,我都与孩子们一起参与。在师生共学的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被兴奋地激活,人人都十分踊跃。

2.过关检查,奖励促背

学期伊始,我会自制一份背诵过关登记表,张贴于教室前方的墙上。学生最迟在学完背诵篇目后到组长处接受过关检查,凡熟练过关者,由组长在登记表上画红钩。如果少许地方由组长提示的,由组长记黑钩,表示还没达到熟背的程度。姓名后面留空白者,表示没有过关。每一个钩,到期中或期末可兑换学习快乐卡。节日时,孩子们可凭学习快乐卡(背诵过关只是赢取学习快乐卡的其中一种途径)领取我为他们准备的礼物。孩子们知道,老师给的礼物,他们也可以自己花钱在市场上买到,但意义却完全不一样。孩子们以得到老师的奖励为荣,背起课文来乐此不疲。一些孩子会在我教课文之前就提前完成了背诵任务。

3.因材施教,分层要求

虽然课文后面对背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或要求背诵全篇,或要求背诵指定的段落,或让孩子自主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但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有差异,所以我会根据课文的特点、内容的重难点和孩子们各自的水平,对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

对成绩好的孩子,我鼓励超量背诵,即使课后不要求背诵的文段也可以主动背;对于困难一些的孩子,我作缩量要求;对于班里三两个特别困难的孩子,我为他们勾画一两个典型句子,比如就背文中的一两个排比句、比喻句;对于班里两个特别困难的孩子,我不要求背诵,只需熟读个别段落或句子。对于超量背诵的,在过关登记表中记双钩,对于缩量背诵和熟读的,也视作过关,同样可记黑钩。

二、注重指导,教给方法——让孩子擅背

1.在理解的基础上背,知内容,明结构

一段话,一篇文,都是围绕一定内容按一定的结构形式组成的。通常的结构形式及顺序有总分、分总、总分总、概具、并列、递进、因果,按时间顺序、方位变化顺序、事情发展顺序等。背诵一段(篇)文字之前,先弄清楚主要写了什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这样对全段(篇)有了整体轮廓的把握,背诵起来才会事半功倍。比如,背诵《观潮》第4自然段,全段只有三句话。前两句写它由远而近的样子变化(移来、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翻滚、形成水墙),第三句由两个打比方分句构成,分别写了它离我们近距离时的形状与声音(千万匹白色战马、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颤动)。这三句话是按由远到近、先写样子后写声音的顺序来写的。理解了写作顺序,就可以边读边在脑子里放电影,边想象当时的场景边背。

2.以读促背,熟读成诵,读背出声

多读,读顺、读熟自然就形成语感,脱口而出便成为自己的语言了。关于这一点无需多做阐述。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让孩子开口出声。一方面,出声可以让孩子注意力集中,另一方面,出声才利于语感的形成。

3.分背、合背相结合,叠加背,连环背、连贯背

采用分背的方法,是为了化整为零,各个突破,降低难度。采用合背的方法,是为了凸显文段的完整性,防止积累的文字支离破碎。在背诵的过程中两种方法是结合使用的,常会采用“连环背”和“连贯背”的办法。比如背诵《观潮》第4自然段,先让学生先读再背会第一句,再让学生读、背第二句。这时不要急于去背第三句,回头将第一、二句连起来背,以防背会了第二句又丢了第一句。这个过程可能要重复一、两遍。接下来该背第三句了——这句由两个分句组成,先背会第一个写形状的分句,再背会第二个写声音的分句,再将第三句合起来背。最后将全段的三句连贯起来背。

4.突破重难点,“四抓”重点词句巧妙背

正如方法“1”中所言,文段总是围绕一定内容,按一定结构形式谋篇布局的。在背诵时抓住文段中的重点词句,以此为线、为扣,将文字串起来或统装起来。所谓“四抓”,即“抓领头句、领头字词、过渡句、重点词”。在指导背诵几个自然段时,记住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就为背诵该段开了个好头;在背每一个自然段时,记清楚每一句的开头字词,就为背诵该句开了个好头;在有过渡句的文段中,过渡句是连接上下文的桥梁、纽带,背好它,上下文的意思就会更加连贯;在每句内部又总会有一些重点词,比如《爬山虎的脚》第四自然段,那几个动词就很关键,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牢。前述方法“1”时,括号里的就是《观潮》第四自然段中的重点词。准确地记住了这些重点词,我们才算领悟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将来在自己写作时才会学习作者那样生动、形象、准确地表达。

当然,还需指出的是,有这样的情况:有的文段孩子当时会背,可过一两日,或换个场景,孩子就忘记了。所以根据遗忘的规律,我们得在日后用“反复”的办法来加强记忆,将背过的文段反反复复地读,反反复复地背。

以上是我在指导学生背诵方面摸索出来的可操作性强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当学生真正达到了“乐背、擅背”的学习境界,完成或超量完成160篇(段)诗文背诵还是一件难事吗?

参考文献:

[1]张子华.指导小学生背诵的几点尝试[J].学周刊,2013(3).

[2]张亚兰.唐敏.探寻背诵的“良方”[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4(2).

[3]韩玉琴.背诵方法的课堂指导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5(3).

[4]张华.讲究方法,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背诵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5(9).

编辑 薄跃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