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小学数学的有效衔接教学研究

时间:2024-06-03

张宁兰

(兰州市城关区教师进修学校)

摘 要:在当前的教育体制状态下,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学和初中,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學活动开展中,仍作为相对独立的状态存在于教育体系中。由此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难以将小学和初中衔接起来,这不仅从从整体上严重影响了义务教育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小升初阶段需要把握中小学知识的衔接,以此为学生的后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升初;中小学知识;衔接数学

在当前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初中和小学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学段,这两个学段在知识构成、能力发展以及素养培养方面有着极大的“跨度”,这就使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发现,在小学阶段有不少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一到初中其数学学习就不尽如人意。由于多方面的差异,造成中小学数学知识断层,学生难以建构起有价值的、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其数学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从教学实践活动中寻找一条连接中小学知识的“桥梁”,在跨越上实现知识的无缝链接,以此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教育活动开展中实现中小学知识的有效衔接呢?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搞好学生的心理衔接

从小学步入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师的教学对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会在心理方面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一种既信任又害怕的矛盾心理,不能确定在学习活动中应该如何面对教师,如何接受教师的教学。针对学生的矛盾心理,教师首先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以此实现“亲其师,信其道”,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为了实现这一点:

(1)我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会以风趣幽默的课堂用语来对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以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2)数学不仅是一门极具抽象性的科目,更是一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但是,在初中之前,学生的思维方式一直以形象思维为主,难以对数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针对这一情况,我会将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内容引入课堂中,这不仅可以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3)为了能够使学生在理念上对数学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我还会将与之相关的数学史或者数学思想方法介绍给学生,从方法上为学生指明方向,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除此之外,通过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分析可以发现,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我会利用课内与课外的机会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诸如二十四点游戏等,让学生在玩中享受数学的乐趣,从而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偏见,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

二、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做好学习衔接

由于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小学生难以自主地将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整合,这就使得学生的知识系统呈现孤立状态,对数学知识也难以有深刻的理解。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帮助学生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优化、整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

众所周知,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知识内容有所增加,因为在小升初阶段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有所发展,所以,教师要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活动开展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小结活动,以此在系统方面有效掌握如何理解数学知识、如何进行数学阅读、如何运用数学知识等有关的方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指明方向。

2.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

在学生刚刚步入初中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降低数学难度,将综合性的数学问题按照学生的数学认知分解成几个学生能够自主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些分解的问题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合作,以此为学生做出良好的数学解题示范,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三、分析中小学数学课程的变化

在小学步入初中阶段,学生会面临数学知识的变化,因此,教师需要对知识变化做好分析,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直观的理解。比如,几何知识尽管已经延伸到小学阶段,但是如果仅仅依靠小学生对图形的直观认识是无法适应初中几何学习要求的。因此,教师需要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的几何意识,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来拓展几何知识。例如,我在讲角的概念时,会利用举例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分析从而抽象概括出角的概念,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为学生在初中阶段对角的知识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小升初阶段,教师需要将系统性的数学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心理、方法、知识构建方面构建起小学过渡到中学的桥梁,以此为学生的初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文.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盛书辉.如何搞好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J].学苑教育,2011.

编辑 李琴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