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的有效性

时间:2024-06-03

包克文

摘 要:在全面实施新课改中,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状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欣喜之余,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某些程度上受到较为深刻的影响,思想品德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影响了教学效果。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是当前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中学;思想品德;有效性;教学初探

衡量思想品德课堂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结合教学实践,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通过下面一些措施来达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注重全面性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就是教学目标,也是判断思想品德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脱离生活就没有知识的存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教本要求和农村学生所了解的生活实际及他们身边的人和事,精心设计立足生活的小问题、小论点,引导学生加以讨论,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学习氛围

无限的爱,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调节师生感情的重要桥梁,爱能让学生享受学习思想品德的乐趣,并在学习中乐此不疲。在农村“读书无用论”在滋长,学生在学习中与教师之间的抵触情绪严重,因此现阶段新型的教师应具备爱生、亲生、识生的素质和技能,特别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具有无限的爱心,才能让学生在爱的海洋中乐学,并在学生学习中创造可以享受到愉悦的学习环境,这是对思想品德课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思想观念,转换角色,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朋友,做知己,就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以营造一种愉快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思想品德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低估、漠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往往会“包干”教学,口若悬河,泛泛而谈,忽略了学生的存在,“满堂灌”模式会让课堂变成“讲堂”,教师变成“讲师”,学生则成“看客”,举不起手,成了“听客”,发不起言,以导致学生“水米”不进,一堂课下来,什么都未学到。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独立的思考和个性的见解往往会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才能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如,我在上初中思想品德《自我负责》一课时,先认真备课,教学上打破了常规“满堂灌”讲授模式,让“一言堂”变成讨论会,以学生“课前自学、质疑、课堂讨论、自主反馈”一条流水线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性。三个课时下来,教师坐下来做了“听众”,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变换了过来,让学生兴趣盎然而不知学习的枯燥无味,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使学生明白我也能学,并感觉到自己也能学得很好,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不轻易对学生说“不”或说打击性语言,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见解,在课堂提问时,对学生的回答多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点评,就算学生回答问题时有失偏颇,教师都得在其语言中找到可以鼓励的地方加以赞扬,不全盘否定学生,要从学生的发言或质疑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学生、赞扬学生,从而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自信心和自强精神,将他们所蕴藏的潜力激发出来,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让学生学习上的“井喷式”能力提升。

三、创问引思,课堂魅力和有效凸显实现双赢

从教育的有效性角度来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了学生的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意味着课堂的有效性得到极力彰显。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开启学生心智的大门,才能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任意畅游,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是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矛盾的前提。

四、重视人格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师生平等共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较高的人格魅力。但这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教师在平日里的人格积累。课堂中的教师,就得在课前很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思想品德课的力量是靠品德和真理的再现来改善学生心灵上的困惑,才能使其“道德”有所体现,才真正让课堂的有效性可圈可点,因此思想品德学科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十分重要。

教育经验显示,在人格因素中,政治品格居于第一位。教师自己都不求上进,学生就会怀疑教育和教学的真理性,怀疑教师的人格和修养。思想品德教师必须不断提高素质,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我们的课堂能让教师和学生都愉悦其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良性发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价值体现,是教学的生命,我们要认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加以解决,为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教學、为新课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最优质、最科学的服务。

参考文献:

余文森.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

编辑 韩 晓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