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析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时间:2024-06-03

王品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生活化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是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贯通,增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在日常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可以在以下方面具体运用:生活化的导入,成为沟通历史和现实的桥梁;课堂内容生活化,打造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堂;采用生活化的历史评价方式,全面促进学生成长。生活化教学是历史课堂最优化的资源,是新课改和历史核心素养的新要求,也是教师的一份使命。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历史课堂;桥梁

生活化教学模式历来广受诸位学者的关注,早在19世纪,裴斯泰洛其与杜威就提出“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要实现其价值,就要给儿童提供充足的条件,使学生在生活实践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即生活教育就是让教学过程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提供的内容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生活。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生活化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是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贯通,增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将历史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及未来的生活连接起来,让历史走进生活,使学生感悟到历史就在我们周围,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历史的影子,从而感受历史的趣味和作用,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日常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可以在以下方面具体运用。

一、生活化的导入,成为沟通历史和现实的桥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课之初,将教学知识与生活素材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情,关注学生本身,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常规的生活化导入可分为三种模式:

(一)经验式导入

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导入新知,学生整合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经验式导入可分为两种模式:

1.生活经验导入

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为出发点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北师大版第七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中,铁器牛耕的出现,让个体农耕成为可能,新兴地主和农民登上历史舞台。教学内容枯燥,学生理解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导入中设计斗地主游戏环节,出现地主、农民的角色,激发学生兴趣后,设疑“地主、农民是什么时期出现的,又是怎么出现的?”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课堂研究,得出结论。在生活经验导入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学情,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从生活经验中延伸历史知识,丰富知识储备。

2.知识经验导入

以初中生现有和熟悉的知识为基础,拓展视野,接受新的历史知识。如在北师大第九课《思想的活跃和百家争鸣》中,以《论语》内容导入。初一语文刚刚讲过《论语》,学生对内容熟悉度高,以此导入,从而分析孔子的思想,易与学生达成共鸣。在选择知识经验时,结合教材内容的同时,问题设计要给学生思考空间,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新知。比如在讲佛教时,可以用学生熟悉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导入,设疑问题要有梯度,学生通过已知的文学故事,全面了解历史知识。教师设问:“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西天指的哪里?取的什么经书?去西天的路线是什么?為什么唐僧骑的是白马?”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教材分析出师徒四人沿着丝绸之路,到古印度求取佛经,白马与我国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的渊源有关。在温故而知新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为以后的历史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时事导入

用媒体报告的事实进行导入,有机的与历史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关注世界局势、国家大事,有助于增长学生的见闻,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时事导入可分为三种方式:

1.结合时事热点导入

时事热点,一般是指某一时段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动态,对世界、我国局势会产生一定影响,广受大家关注的事情。学生也具有他的社会属性,对于国内外的热点问题,他们也是参与者。如北师大版八下历史第八课《筑起共和国钢铁长城》一课,根据“神十”太空课堂导入,学生在太空课堂中,讲述新中国科技强军之路,从而了解本课知识点。

2.结合生活热点导入

生活热点,一般指的是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热点话题,也影响着学生的一些日常生活。比如,学生最关心的高考,可以在科举制一课来导入;空气污染的雾霾问题,可以在工业革命中进行导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和日常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问题。

3.结合历史上的今天导入

世界上的每一天,都有着不平凡的经历,直至今天,依旧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值得我们去思考、借鉴、反思、铭记。当每年9月18日,东三省的上空防空警报长鸣,我们会勿忘九一八之耻;当每年12月9日,我们在操场奔跑之时,我们会记住1935年北京学生代表为使华北不独立,呼吁全国统一抗战,寒冬里奔走街头的场景……这些都是课堂导入的良好素材,因他们的亲身经历感受过,更可以激发学生共鸣。

二、课堂内容生活化,打造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堂

课堂体现生活本质,就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内容设计中,需要引入生活素材,把抽象的书本知识还原为具体现实的生活本身,让学生在生活的学习和体验中,获得新知。课堂内容生活化,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实现:

(一)教具生活化

教具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可以真实还原某一阶段的历史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在北师大版八下第四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课中,将第二、三套人民币发给学生,学生通过人民币上的图案,感受一五计划我国所取得的成就,并通过将图案按照农业、手工业、商业进行分类,感受三大改造进程。以旧版人民币为媒介,学生穿过历史的隧道,感受20世纪50年代人们的生活,拉进了历史的距离,还原了历史情境。

(二)创设生活化历史情境

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拉进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在教学中,教师以生活化素材为蓝本,创设情境,可分为两种模式:

1.创设“游历经历”生活场景

参观博物馆、遗址是获得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学生喜欢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历史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以博物馆为线索,组织教学。如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创设“抗日战争展馆”可根据教材结构,分为“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正面战场”“百团大战——共产党敌后战场”“众志成城——人民群众支持”三个展厅,教师作为导游进行介绍,学生作为游览者参与展馆活动。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经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将学生在体验中,形成对知识的感悟。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以教师的游历经历,通过展示教师游览遗迹或展馆的照片为线索展开。如南京总统府可以和《辛亥革命》相联系、骊山可以和“烽火戏诸侯”“西安事变”相关联等,在介绍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行万里路”的重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创设“生活经历”场景,亲身体验历史事件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形象的历史场景,学生角色扮演历史人物,通过语言、动作塑造符合某一历史时期历史人物的形象,获得直观感受。如,在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13课《伟大的开端》一课中,学生重现五四运动场景,游行的学生高喊口号、演讲的学生慷慨激昂、军警殴打学生代表,生动展示了当时的景象。在学生的表演中,还原了当时北平学生一天的生活经历,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无奈,看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理解了五四运动的意义。与历史面对面,从再现的历史中理解历史人物的情感,从而对历史产生亲切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感悟,提高学习效率。

(三)亲历的生活体验,成为研究历史的真实史料

史料教学,是历史课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论从史出,真实的史料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重要依据。学生的长辈是中国现代史的经历者,他们对经历过的历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真实的感受。学生可以根据聆听他们的经历,形成历史故事,在课堂中进行讲述,从而感悟、理解某一历史事件。如文化大革命,对家庭成员教育、生活的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香港回归的晚上,大家有哪些庆祝方式,都可以再现当时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感受我们祖国经济的腾飞,政治地位的提高。

三、采用生活化的历史评价方式,全面促进学生成长

除了常规的考试形式外,加入“历史调查”这一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模式主要问题是评价的单一性,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历史调查,突出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树立多元化立体的评价标准,着眼于学生的生活能力,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与表达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来综合评价学生,能够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和生活能力的提升。

历史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查阅历史资料、寻访历史亲历者和历史遗迹、编写相关论文或报告。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历史调查内容,如学习楚汉之争时,布置小论文《项羽失败的原因》,学生需要上网和到图书馆查找资料,讲述自己观点。在寻访历史遗迹中,根据地方资源进行选择,如在学习西汉时,让学生参观地方上的漢墓,感受西汉人民的生活。通过历史调查这种生活化的评价方式,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使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能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局限于学习成绩,更加注重评价学生活动参与程度、情感态度和实践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课堂是生活的一个缩写版,教育不可能远离生活而行。生活化教学是历史课堂最优化的资源,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信息,善于在生活中捕捉教育机会,使历史课堂焕发生活与生命的活力,使历史课堂充满生命的激情,让学生在活动中构建知识,弘扬生命价值,发展人的生命本质力量,是新课改和历史核心素养的新要求,也是教师的一份使命。

参考文献:

[1]张文,高玉柏.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10):47.

[2]丁玲玲.新课改下的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J].海峡科学,2007(2):98.

[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