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做课堂的主人翁

时间:2024-06-03

雒蕙芳

一、案例背景

2015年10月我参加了市优质课在本区的选拔,当时没有规定哪一年级,哪一课,发挥的空间很大,我选取了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泥土的歌》(一)进行设计。本课是在初中音乐教材中第一次出现,先从我国汉族民歌入手,了解汉族民歌中的三大主要体裁:山歌、小调、劳动号子,这三类体裁对于我们生活在城镇的孩子是非常陌生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接受中国汉族民歌,怎样让他们喜欢这些民歌,以及怎样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清晰分辨汉族民歌的三大体裁,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2011版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就从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入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与实践了解和掌握中国汉族民歌的三大体裁。

二、案例描述

课前,我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先要为大家唱一首歌,如果老师唱得还不错,请大家用掌声鼓励一下老师。”学生听到老师要唱歌,还要让他们当“裁判”来评判老师的歌声,大家都兴致勃勃认真聆听。接着我用江苏方言演唱了江苏民歌《茉莉花》,因为是江苏方言演唱,学生饶有兴趣,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同学们,老师刚才唱得歌曲你们熟悉吗?歌曲名是什么?”

“《茉莉花》。”同学们齐声、自信地回答。

“同学们看来真的很熟悉这首歌曲,老师刚才是用江苏方言唱了江苏民歌《茉莉花》,既然这么熟悉谁能告诉我,这首歌曲是哪个类型的歌曲?”

同学们刚刚还自信满满,突然收起了刚才的自信,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歌曲?大家开始小声嘀咕,但却也回答不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料到学生会在这个问题卡壳,紧接着引导“这首歌曲它是流行歌曲吗?”

学生一下恍然大悟:“不是,它是民歌。”

接着便引出今天的内容,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泥土的歌》(一),出示课件。抛出本课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民歌?今天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民歌,而是鼓励学生小组思考四个问题:(1)民歌是在什么时候创作的?(2)民歌有没有作者,它的作者是谁?(3)民歌是怎样流传下来的?(4)怎么区分不同地区的民歌?这四个问题一抛出,大家开始积极思考,有的学生说:“民歌是在劳动的时候创作的。”也有的学生反驳:“平时生活中也可以创作民歌啊!”大家的讨论结果:民歌是在生活劳动中创作出来的;有的学生说:“民歌有词曲作者,讨论了半天竟然没有找出一首民歌的词曲作者,总不可能没有作者吧,它是在平时的生活劳动中创作,那作者就有很多了。”有学生突然顿悟:作者就是广大的人民;有的学生说:“民歌是通过记谱法流传下来。”又有人有异议:“不认识曲谱的人怎么可能流传下来?不同地区的民歌怎么区分?”有的学生很聪明:老师刚才不是用江苏方言唱了《茉莉花》吗?就从方言区分啊!就这样民歌的概念与特点在他们一次次成立与推翻中形成了,民歌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口耳相传、不断加工而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学生舒了一口气,微笑地体验着自己梳理总结的知识点,体会着成功的小小喜悦,这个过程中的我只是在他们思考遇到困难时,提出有利的建议与问题,帮助他们提炼知识。

三、案例反思

这是音乐课堂中两个普通的案例,却始终围绕着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而进行,我为学生积极、努力探索知识,寻求问题根源的精神所感动,为学生勇于实践、亲身体会、产生共鸣而高兴,在这堂课中,更多的是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掌握课堂,把自己当做课堂的主人所体会到的快乐。

1.小组合作,共同進步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课堂中学生积极实践,与同学相互配合,共同探讨,积极思考,能碰撞出精彩的火花。本课中对什么是民歌这一问题,展开小组讨论,进行激烈的讨论,得出结论,推翻结论,提炼精华,正是这样一步步的过程,让学生更清晰、更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点。

2.做课堂的主人翁

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见解,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们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师常常为了表现自我专业素质,在课堂中安排丰富的内容,自己讲得滔滔不绝,有时提出问题,等不到学生回答就说出答案,根本不允许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学生也就懒得思考,经常处于张着嘴等着吃的状态,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教师要逐渐转向幕后,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与同学合作学习、交流,获得知识,真正体会做课堂主人翁的愉悦心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