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利用“解释学”分析教学标高浅议

时间:2024-06-03

张烁

摘 要:解释学又称诠释学,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尝试从解释学的一个基本原理——解释学循环出发,与数学教学中的标高问题相对照,期望能利用解释学来指导数学教学,使数学教学效果达到优化,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关键词:解释学;解释学循环;数学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效益高低,来源于教师对学生和对数学教学的精心准备和设计,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教学标高的确定。标高难度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一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尝试利用“解释学”相关理论探讨如何根据以上两者在备课过程中设计相关内容,制订教学标高。

如何制订教学标高一直是困扰一些教师的问题,针对现阶段北师大教材本身偏简单,而学生需要达到的要求又比较高的矛盾,很多时候都会对一节课的教学标高产生困惑,从而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显得不够高效。本文尝试利用“解释学”分析教学标高与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备课的合理和高效做好准备。

“解释学”又称“诠释学”,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它本身是对“文本”的解释和理解。“解释学循环”是解释学的一个主要原则。本文尝试论述“解释学循环”能否借用到数学教学中,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尤其是教学标高问题,从而使课堂的效益尽可能地优化。

二、解释学循环与教学标高之间的关系

“解释学循环”是解释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本身是一个悖论,其基本含义是:对整体意义的把握必须建立在对部分理解的基础上,而对部分意义的理解又必须以对整体把握为前提。这样的理论看似是一个相互矛盾的悖论,但正确地揭示了我们对事物理解的真正经历。我们对一个事物的理解,如果仅仅只是停留在对局部的理解,就会使得理解显得比较琐碎,不容易理解事物的全貌。而如果仅仅是对整体进行理解,就会显得理解内容过于空泛,不利于我们对整个事物的本质特征的理解。所以,从解释学这个基本原则来说,理解一个事物,不能过于停留在部分,也不能过于停留于整体,而是应该达到对两者的理解相辅相成,相互呼应。在理解部分的同时注意对整体的理解,理解整体的时候,也不忘记对部分的理解。

这样的循环,具体到数学教学中,也是同样存在的。中学数学大体分为“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三大板块,其具体呈现方式虽然是单独的章节,但每一个章节都是某个板块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不同的板块之间也存在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了数学这一整体。所以,对于每个章节具体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对整个数学知识的理解;反过来,对数学整体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对每个章节具体知识的理解。尤其是数学的主要思想方法,就是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中的,帮助我们“在局部中理解整体,在整体中理解局部”的一个有力工具。

以数学教学中的有理数和实数为例,有理数是实数的一个部分,它所具有的性质一般都可以推广到实数中,从而帮助我们初步完成对实数相关性质的理解,这就是“对整体意义的把握必须建立在对部分理解的基础上”;而实数作为一个相对较大的整体,通过对它一般性质的理解,也能加深学生对有理数性质的理解,同时也是对有理数的一种熟练,这就是“对部分意义的理解又必须以对整体把握为前提”。所以学生真正对有理数具有一定的理解,是随着数系的不断扩大,逐渐加深,由自然数到分数,到有理数,到无理数,到实数,到虚数,到复数,甚至到四元数等。

应用解释学这一原则,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设计。即:备课时充分考虑本课的主要知识技能等目标,作为整个一堂课教学的主体。但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应该将这节课的知识放到更大的知识体系中去,前后引用,做到“旁征博引”。一方面,由前面有关的知识作为引入或是铺垫,让学生能迅速地融入教学情境中,这会极大地节约我们上课的时间,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讲授知识时,有意识地将后续一些知识做一些简单的介绍,让学生站的高度更高,效果也更明显。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对知识的理解不断地巩固和加深,学习效果自然也会提高。

以一元二次方程这一部分为例,一元二次方程既承接了原来的一元一次方程,又和后续的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等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设计这个部分的教学时,就可以遵循“解释学循环”的理念,做如下尝试:

首先,引入阶段,可以尝试先请学生解决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如:x-2=0和x+3=0,学生很容易就能口答出结果。此时教师给出变式:(x-2)(x+3)=0呢?学生根据前面的铺垫,很容易算出结果。教师顺理成章地要求学生将方程的左边用整式乘法乘开,就很自然地给学生呈现出了一个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x2+x-6=0,从而也很容易地引入了课题。

这样的引入,有以下一些好处:其一,由学生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入手引入,学生很容易就进入教学情境,能很快地融入教学,参与学习;其二,由一次方程引出一元二次方程,很明确地向学生表达了一个信息,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众多方程中的一员,它的处理方法,很多地方也可以借鉴其他方程的解法。这样,也符合了“解释学循环”所叙述的:其二,这种引入,实质上是向学生介绍了一种一元二次方程的主要解法:因式分解法。

其次,讲授知识时,可以尝试在解决了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基础上,提出变式:x2+2x-3=1,x2+2x-3=2,x2+2x-3=-1等,让学生计算。最后提出,像这样的变式,实质上是后续一元二次函数的一种体现,教师甚至可以顺势提出一元二次函数的表达式y=x2+2x-3和简单概念。

这样提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认识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也能通过变式体会到,实质上一元二次方程是一元二次函数的一个截面。学生已经学过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对函数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在此引入二次函数概念和表达式,学生也能理解。甚至,一部分学生可以有意识地站在二次函数的角度来看待二次方程,为学生后继学习做好铺垫,同时也为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打好基础。

三、在课堂中利用“解释学循环”制订教学标高

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教材本身的内容限制,而是可以根据“解释学循环”这一解释学原则,帮助我们制订好较为符合教学的标高。

即:在教学引入阶段,由前面有关的知识作为引入或是铺垫,让学生能迅速地融入教学情境中,这会极大地节约我们上课的时间,提高教学的效果;在讲授知识时,有意识地将后续一些知识做一些简单的介绍,让学生站的高度更高,效果也更明显。这符合“解释学循环”中对人的认知的论断,让学生“在局部中理解整体,在整体中理解局部”,也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美]加拉格尔.解释学与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6.

[2]邓友超.教育解释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03.

编辑 谢尾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