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周彩霞
摘要:作文的实践性、工具性,语文教学工作者一个“老”而“新”的话题,说“老”是一直在说,说“新”是一直没有一个权威性的论述。本文对此作了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作文实践生活历练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所以说写作离不开交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生活”指的是学生所经历、了解的方方面面内容,它既包括学生亲身经历的、亲眼所见的等直接的内容,也包括学生亲耳听到的、从其他信息媒体中获得的间接的内容。那么该如何把生活和作文引导到一块儿呢?
一、在现实生活中历练
叶圣陶先生对作文教学一直强调:“要在实用方面下工夫。说清楚一点,就是为适应生活上的需要而写东西”。这也就是他认为的“写东西都要有所为”。据此我们引导学生做过如下尝试:一是写解说词。让学生为自己的教室,为自己设计的板报,为多功能演播厅、为花园、塑胶操场等写解说词,并进行解说训练,这样既锻炼了笔头,也训练了口头。二是写广告语。校园里的草坪和花坛经常遭到个别学生的破坏,于是我们引导学生编写“公益广告”,要求文字简练醒目,具有教育警示性,我们把最优秀的广告语制成“警示牌”。与此同时,我们把学生的目光由校内引向社会,我们还瞄准市内知名企业的名牌产品,主动上门,为他们写广告词。我们学生先后为驰名商标“森达”皮鞋,“江苏人”酒厂写过广告词。有的广告语还被企业印在产品的包装纸上。三是写说明书。校园内每学期都要栽上大批的花草树木,为了使全校同学了解这些植物的属性特征,总务处都要为这些花草制作标识说明,我带领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他们查阅资料并撰写花草的“说明书”。通过反复修改,我们便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说明标牌,还要求在说明书下列出“撰稿和制作”的班级、姓名。这样一篇说明书就是一篇作文,学生乐此不疲。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因为他们真正地品尝到作文对生活的作用,更体会到生活需要作文,作文应服务于生活。
二、在校园生活中磨炼
校园的生活本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过于偏重学生知识的提高,所以学生在沉重的学业负担下只感受到了是题海和分数,而忽略了金色少年的梦幻生活,就像传说中的那个骑马找马的人。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如校报、校广播站等媒体设备帮助学生打开感官去校园中寻找美、感受美。笔者在学校里主编校报《丰之韵》针对学生的作文现状就设立一版为“麋鹿文学社”专版,每期大量刊用一些优秀的习作并把一些上佳之作推荐到如《语文周报》《作文周报》《中学生之友》等报纸杂志。除此以外,在每期校报笔者还设立了漂流瓶、感恩箴言等小栏目,然后向全校征集,这样使得每位同学都有一种创作的成就感,以期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另外在校园里开展各色各样的活动,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才干,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的素材。比如在班上发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制纸折叠扇,有些心灵手巧的学生不但扇子做得精致,而且还发挥特长,在扇面上画出水画、花鸟画、水彩画等,使扇子锦上添花。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劳动实践中,用自己美好的心灵,灵巧的双手,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创造了七彩的作文素材,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真可谓一举三得。
三、在社会交往中锻炼
交往是运用作文工具的最佳时机,一方面为作文在生活中找到了最佳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为作文提供了用武之地。首先用作文沟通心灵。在生活中,学生对家长、对老师、对同学常常有许多想法,可是很少有一吐为快的机会。有时甚至敢怒不敢言,长此以往,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拿起手中的“语文武器”,用文字在彼此的心间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学校修建了塑胶跑道,人工草坪的足球场,可是经常“封场”,学生很少有机会在上面活动,意见很大。教师知道后,并没有找校方交涉,而是点拨学生用一用刚刚学过的“建议书”,于是学生们行动起来,给校长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建议书,问题很快解决。让学生走近英雄模范人物,感触他们的先进业绩和高尚人格;让学生走进乡村,问一问乡情,看一看农作物,摸一摸农具,干一千农活,从而开阔眼界,陶冶情操。这些实践性较强的活动使得学生的视野开阔了,长了见识。另外借助于现代媒体如电视、网络使学生关注社会变化发展,改变过去的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双耳不闻窗外事的教育模式。
生活作文化、作文生活化,作文和生活本是相互共存的,而不知什么时候作文已经进入一个误区,“关起小楼成一统”一个个学会闭门造车,虽说不是完全不行,但是就长期稳定地发展学生的作文水平而言,还是应该让学生进入生活,还作文一个生活之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