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陈剑平
当前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已成为一大热点,流派纷呈。如窦桂梅的“主题阅读教学法”、孙双金的“情智语文”、薛法根的“智慧语文”等,这些课内阅读教学的研究为课外阅读的指导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关于语文课外阅读的研究,不少文献理论均有阐述。
一、关于语文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心理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要使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专注地进行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关于语文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的研究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会精读、略读、浏览,学会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要指导学生阅读一本书,教师就得先认真阅读几遍,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并且使自己受到感染和教育。
三、关于语文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分类与量化处理的研究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做了具体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鲁迅在《给颜黎民的信》里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 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教育家魏书生认为:“名篇时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学习方法、国内外科技动态、相关学科的有关章节,和学生的生活离得很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高。这有利于学生将学教材时形成的阅读能力应用于教材外,教材外文章的大量阅读实践又促进了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四、关于语文课外阅读的过程评价与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的研究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功能和选拔功能。”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十八岁之前,阅读的影响很大。自小养成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兴趣,会终生受益。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特殊作用。”“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发展。”日本目黑考二:“书的实用效果一般来得很晚,有时往往是多年以后才起作用的。”
总之,关于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方法指导、内容的选择分类与量化处理、过程评价与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等问题的理论研究,在古今中外各类文献专著中均有不同程度阐述,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毕生研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要以理论研究为动力,不断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从而培养学生自觉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得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克诚主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月版
5.徐厚道.心理学概论[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目黑考二.《不要强迫孩子读书》《小学教师论文》教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单位:江苏靖江市实验学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