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文/罗静 选自/罗静著《教育总会有办法》 编辑/春苗 设计/侯宇
“罗老师,我们家的孩子胆子可小了,见到人就躲到我们身后。”
“罗老师,我儿子可胆小了,连一个很低的坡都不敢跳。”
“罗老师,我女儿在家的时候什么都敢说,动不动就发脾气,出门的时候什么都不说,也不敢跟小朋友一起玩。”
……
孩子胆小是很多家长都会碰到的一个问题,在我讲过课的二十多座城市里,几乎每次都会遇到在这个问题上有苦恼的家长。
通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一定会反问:“您家宝贝多大了?”因为不同年龄的孩子胆小的原因差别很大。
宝贝在1岁半左右就有同伴交往的需求了,他们喜欢看到相同年龄的小朋友,虽然他们连打个招呼也不会做!随着年龄的增长,2岁开始他们就希望在游戏的时间里看到更多的小朋友了;3岁左右开始进入同伴间的平行游戏,就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快4岁的时候,就可以分工玩过家家,合作完成一项事情。年龄越大,对同伴的要求就越高。在同伴交往中,孩子学会选择朋友,开始出现真正的分享、互助和亲近社会的行为。有时候是老人带孩子出去,但把孩子圈在一个角落,很少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有时候是爸爸妈妈觉得孩子太小,无法跟其他小朋友互动,也就忽略了孩子的需要;更多时候是没有环境和客观条件。
很多时候孩子的自由探索和自主行为被无情地剥夺或阻止了,也会让宝贝变得胆小。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八阶段人格理论讲到,两岁左右的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时候,主要解决的心理冲突是自主对羞愧。就是本来特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干点啥,结果爸妈大惊小怪,“不行!”“不能!”“不要!”“不不不!”
作为一个成人,我们感同身受一下,你的领导总是跟你说“不不不”,你是什么感受呀?问题是你不只是孩子的领导,你也是他最亲密的人,一个最亲密的人应该是提供支持的,对吗?总是否定,他就不跟你玩了!回头他不听话,他说“不”的时候,你可别想不通哦!
一串串“不”后,孩子不但不敢去尝试了,而且还会对你的否定产生羞愧的感觉,自然就更不愿意“抛头露面”了!
胆小可以归类为一种性格特征。既然是性格特征,就有先天基因遗传的影响,也有后天教养的影响。研究表明,后天的教养对性格的形成影响更大。
很多孩子由老人带大,老人喜静不喜欢闹,带孩子的时候多半让孩子看电视或者让宝宝独自玩一些比较安静的游戏,例如搭积木、玩电动玩具(顺便说一句,我本人非常不赞同给孩子买电动玩具,不能对孩子有任何锻炼和促进,还会损坏宝贝注意力的发展)。以这种方式带大的孩子,因为跟人的交流和沟通比较少,所以与人的心理距离比较远,对陌生人的焦虑比较多(通常宝贝在7个月以后会出现陌生人焦虑,这是很正常的。表现为不喜欢陌生人抱,见到陌生人扭头等。持续时间视不同应对方式而有所不同,长则1年多,如果能顺利过渡也就两三个月)。
我常说,人是关系的产物,只有在关系中人才可以满足所有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一个小生命从他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有妈妈,有爸爸,有奶奶、爷爷,姥姥、姥爷。也就是说,一个个体起源于关系,成长于关系,原则上说,他本能的不应该会对关系表现出抗拒、排斥和退缩(除非是一种令人绝望、恐怖或悲伤的关系,这对于成年人的退缩行为可以解释清楚,但对于那么小的孩子来说,任何正常健康的父母都不可能营造出令人绝望、恐怖或悲伤的关系)。之所以会出现不愿意去靠近或亲近他人的动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安全感不足(陌生人焦虑不属于我现在讨论的范畴,那是宝宝表现出对抚养人依恋和不愿分开的一个正常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很快就会度过的。但如果这个阶段抚养人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亲密依恋,陌生人焦虑就会固着,出现胆小、退缩的人格特质)。
安全感是现在的新新家长和专家们都非常重视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安全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给孩子安全感。安全感真的那么重要吗?确实很重要!非常重要!极其重要!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尤其是当我们意识到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去做,而不是想着日后再去弥补。
胆小的孩子很多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所以不敢去探索,不敢与人交往,甚至不敢看对方的眼睛。
安全感主要是妈妈给予的,但不是天天陪着孩子就可以获得安全感。如果只是人在心不在,或者对宝贝的任何需求都不敏感甚至很少回应,或者每次都用不耐烦或严厉的表情去回应,这样的陪伴不但没有任何作用,还会有负面作用。这种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就会让孩子越来越害怕人,他怎么可能有理由相信外面的世界和人呢?
学会给孩子熬一锅“安全感”汤而不是“心灵鸡汤(不要讲道理)”。汤谱很简单,两个字“互动”,再加点小葱——频繁互动,还可以加点麻油——微笑着频繁互动。出锅,绝对美味!
无论是老人带娃,还是全职母亲,宝贝越小的时候,越是需要互动越多的时候。这种互动在6个月之前可能都是以大人为主的;等到了10个月左右,大人和宝贝之间的互动比例可以达到3∶2;等到孩子会说话了,通常这个比例就变成2∶3了。宝贝小的时候怎么互动呢?实际上就是对宝贝所有的哭声、笑声有回应和反馈。要么给予动作上的拥抱、亲吻、抚摸,要么给予语言上的抚慰,尽管说就是了!不用在乎孩子听不听得懂,也不要刻意用叠词。
研究表明,孩子学习叠词和非叠词用到的神经元数量是一样的,长期使用叠词还会减少孩子的词汇量,所以,别跟孩子说“吃饭饭、睡觉觉、拉粑粑”,就说“吃早饭、睡午觉、拉大便”,要记得哦!因为日常用语里,一半以上的用词都会每天重复,儿童对语言的理解先于表达,一旦他建立了单词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他就开始理解这个词汇的意思了!所以,突然有一天,你没有教他们的词汇,他们都说得头头是道,你还纳闷呢!所有的动作都可以有语言来伴奏,如果再有一些面部表情的变化(做鬼脸),那你和宝宝之间的关系不但安全,还会有助于宝宝形成快乐的人格特质。
胆小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给孩子贴上“胆小”的标签以后,总是数落他“胆小”,他就会越来越胆小!给他陪伴,温暖的陪伴,熬好“安全感”汤,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胆大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