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金融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时间:2024-06-03

赵慧 贺婧 李宇

摘  要:以金融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数学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建立、课程的选择,以适应经济金融的发展和需求。以贵州财经大学及金融数学方向为例,通过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的优化整合,培养“懂经管,经专业,强建模”,能够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使得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真正具备金融行业从业实力,具备后继学习、工作的能力。

关键词:金融行业;应用数学;金融数学;课程设置体系

作者简介:赵慧,贵州财经大学数统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研究、金融数学研究;贺婧,贵州财经大学数统学院;李宇,贵州财经大学数统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8-0027-03

金融行业的发展与稳定需要既具备金融学知识,又具备数学知识与建模、计算能力的全面专业型人才。近几年来的金融行业的紧缺人才,如精算师、金融特许分析师、金融风险管理师等都要求报考或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程度的金融数学知识和运算能力、数学建模及金融数据分析能力。1996年,“金融数学、金融工程、金融管理”被列为国家“九五”重大研究项目后,各类本科院校开始积极探索如何顺应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转变传统应用数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调整应用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与教学内容。

以金融数学专业方向为例,自北京大学成立我国第一个金融数学本科专业后,西南财经大学、山东大学等高等院校也积极倡导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数学专业。部分地方院校也随后加入金融数学专业建设的行列。据教育部备案的专业目录显示:目前,全国有 72 所院校有金融数学专业,其中 2012 年 20 所、2013 年 15 所、2014 年 12 所、2015 年 13 所、2016年 12 所院校申办,足以表明金融行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1]因此,以金融行业需求为导向,各院校应用数学也应积极调整专业方向,顺应时代发展。

现有研究文献都在积极探讨以金融数学为代表的应用数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周翔[2]等以大数据为背景,从人才培养模式、路径、方法角度探讨了财经类高校金融数学专业学科建设,认为数学和统计分析等学科基础课中必须融入经济金融背景,通过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如讨论课、实验课和实践等),才可实现为金融行业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目的。多数学者认为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方向)的专业建设与改革应结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地域特点、自身情况,着重突出应用数学的应用性和专业性。以社会经济发展为指引,以行业需求为导向,面向地方、行业、企业,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注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实训实习、金融仿真,以课程层次的丰富性去适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3-5]如何使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适应当前国家或本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如何以院校现有的人才和教育资源优势为基础,将应用数学专业与金融行业的深入融合,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积极探索应用数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是十分必要的。

贵州财经大学作为西部地区的应用型地方财经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立足贵州、面向西部,锻铸“儒魂商才”,培养适应全国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肩负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懂经管,经专业,强建模”的复合型人才。如何以金融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将贵州财经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地体现在应用数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使得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在掌握数学专业知识的同时,真正具备从事金融行业的实力,具备后继学习、工作的能力,将是本研究探索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行业对数学知识及能力的要求

一直以来,人们依据经济金融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其间隐藏的经济规律。但从Black、Scholes、Merton教授发表关于期权定价讨论的学术论文后,金融市场引发了“第二次华尔街革命”。此后,数学在经济金融领域的作用越发重要,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从而唤起了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对应用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

目前,人们在使用数学工具解决金融问题时,首先会依据金融问题的事情情况建立数学模型,依据模型对金融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最后对数学模型结果进行金融解释。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需要数学知识与金融知识基础、数学工具应用能力、数据处理分析能力、数学与金融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五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为保障,通过深入融合才能使培养出的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层面达到金融行业的要求。

例如,金融问题起初以静态研究为主,要求应用数学专業学生掌握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应用数学基础学科的知识。但随着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不断更新,大数据领域的新兴与关注,使得人们对金融问题的研究从静态转变为动态,更加关注对各种随机性或不确定性问题的探索。这即需要学生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传统学科的知识为保障,也需要以应用随机过程、随机微分方程等新兴学科知识作补充。随着大数据信息产业的繁荣,更需要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据分析软件,以及善于挖掘金融数据潜在的经济金融意义的能力。因此,金融行业需要掌握数学知识、金融知识,具备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的专业型人才,对从业人员经济金融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地方性应用型院校的应用数学专业多以培养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数学专业人才为目标,设置的课程也趋于一致。此课程体系的设置更倾向于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如考研深入学习数学专业或转入其他以数学为解决问题工具的专业。但对于大部分以就业为目的的数学专业学生而言,现行课程设置稍显普适性,未体现应用性、专业性及针对性。

以贵州财经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为例,现行的课程体系设置专业培养目标主要为素养与能力两个方面。

1.素养方面。宏观上,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人文素养、人格心智素养、学科专业素养。专业上,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和经济学基本理论素养。

2.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在自主学习、表达沟通、信息处理、数理分析、经管思维五大基础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具有较强的数学建模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具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管理能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除政治理论课、英语与计算机基础课程外,还设置有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体验教学、儒魂商才第二课堂等模块。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抽象代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数学建模、运筹学、数值分析、随机过程等,实践体验教学模块由新生学习体验、学科专业体验、职业就业体验三个模块组成。

参照学校近三年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还会选择性开设模糊数学、数学分析选讲、高等代数选讲、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等专业选修课程。可以发现,现行课程设置体系内的各类课程未能充分体现地方财经院校的应用性特点,无法满足金融行业对数学基础和能力的需求。

三、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理论探索

以金融数学方向为例,如果地方性应用型院校的应用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能够与金融、保险、精算等行业的特殊需求深入结合,制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更具导向性与针对性,那么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将具备更强的从事金融行业工作的实力。

金融数学方向的课程设置在重视专业性的同时,突出其针对性与实践性。一直以来,应用数学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体现数学知识传承的同时,也力求兼顾研究、创新、发展方面的推动作用。因此,结合金融行业的需求与地方区域的经济金融特色,金融数学方向应建立应用数学、金融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多维一体,重知识、强实践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涵盖两个维度——知识与能力,共包含五个子方面。

1.知识维度。

(1)凸显应用数学的核心知识。如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微分方程、随机过程等学科作为数学工具支持。

(2)重视经济金融的基本知识。如金融数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务管理等学科作为金融行业从业的基本知识储备。

2.能力维度。

(1)强调数据分析的基本能力。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MATLAB软件、R软件。顺应金融行业发展的需求,新增Python语言等作为数据分析技术支撑。

(2)结合金融不同行业,培养学生对金融行业需求的具体认知,帮助学生对应用数学的课程学习及未来认知的清晰化。开设如精算师行业、金融特许分析师行业、金融风险管理师行业等专题讲座或选修课程,让学生在案例分析的体验过程中,形成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金融问题的初步意识。

(3)融合地区经济金融特点,加强以考察综合运用能力的实践项目,突出地方应用型院校的特色。贵阳市作为全国的大数据中心、贵州财经大学的重点经济实验室,贵州作为“一带一路”的西南门户,都可选择金融数学方向的结合点。培养学生发现金融问题、解决金融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魅力。

以金融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方向)课程体系设置的两个维度涵盖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要求。四个子方面以不同的知识领域、金融问题解决的不同阶段为重点,但又相辅相成。课程体系的设想基本覆盖了金融行业中发现问题、数据分析、数学建模、金融解释的全过程所需的数学知识、金融经济知识、数据分析能力。

四、课程体系设置的进一步思考

基于知识与能力的两个维度所设置的课程体系,是以金融行业需求为导向所设置的主体框架,其具体课程的筛选应以“必需性”“技能性”为原则。例如,作为应用数学专业的“新三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应用数学的基础型课程,也是应用数学专业发展必须掌握的课程;应用随机过程、金融数学等则是金融行業随机现象分析所必须了解的知识;MATLAB软件、R软件、Python语言则是对数据分析、数学建模必备的技能。

新的课程设置体系中涉及具体课程的还应深入思考课程承担的角色(课程类别)、思考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开设时间)。因此,作为应用数学的“基石”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设置为专业必修课,其开设时间应在大学一年级;金融数学、随机过程等课程则在“基石”课程的一层“递进”,展现金融问题、随机现象中的数学思想、原理及方法;而MATLAB软件、R软件、Python语言作为数据分析的有效工具,应在掌握必需的数学知识与金融知识之后。针对金融行业具体需求,增设的如精算师行业、金融特许分析师行业、金融风险管理师行业等专题讲座或选修课程则承担两个角色:一是以应用数学专业未来应用就业情况为敲门砖,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该专业的信息与自豪感;二是以案例分析为主为“基石”课程的应用升华,帮助学生掌握金融行业实务案例分析的方法、步骤。

以金融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数学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体系的建立、课程的选择,使之能够适应经济金融的发展和需求。但体系的适用性还需通过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以及教学实践环节的组织与管理得以体现,最终通过学生在金融专业的进一步深入学习、金融行业的就业再发展的检验,不断地调整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成,张昊,王凤霞.金融数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尝试、困境与思考——以大连大学金融数学专业为例[J].大连大学学报,2018,39(3):121-124.

[2]周翔,魏禹.大数据背景下财经类高校金融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5):200-201.

[3]张学凌,郑丽丽,郭晓永.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方向)专业建设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36(9):57.

[4]张学凌,王散激.地方院校金融数学专业建设实践与经验[J].知识经济,2018,(2):159.

[5]翁跃明.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数学专业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5):219-221.

责任编辑  郝  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