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摘 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具体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音乐习惯和兴趣爱好,并通过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教学形式,以有效达成学生节奏养成的目的,使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得以不断提高。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感;教学
作者简介:缪娥,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小学教师。(江苏 南通 226000)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33-0076-02
在小学音乐教學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形成更加健全的品格品质。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在一定合理的节奏之中能够加深音乐的层次。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奠基时期,学生的各大感官还处于发育阶段。音乐教师应当充分根据学生在这一时间段的特性特征,帮助学生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节奏感,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和完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结合生活现象,帮助掌握节奏
小学音乐教育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在生活中也存在许多培养学生节奏感的事物,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事实上,节奏和节拍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它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帮助学生学习音乐,掌握音乐节奏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角度出发,才可以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培养音乐节奏感。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将抽象的音乐节奏知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比如说,教师可以在学生音乐课的学习过程中,结合学生生活中游戏的方式和乐趣,开展音乐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天生就爱玩的性格特点,将课堂中需要学生学习的音乐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可以带领学生玩生活中律动方面的音乐游戏,也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摆动自己的身体,通过身体的摆动来掌握音乐的节奏,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满足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使他们在音乐课中自如地表现自己。也可以带领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拍手、跺脚等方式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或者即兴演奏一些音乐、模仿表演,这些游戏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有效的强化节奏感。另外,还可以播放一些生活中的乐曲,锻炼学生的听力,通过联系生活潜移默化的锻炼,帮助学生培养音乐节奏感。
二、借助肢体动作,体验音乐节奏
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肢体动作帮助学生体验音乐节奏。学生利用身体动作来进行音乐节奏的感受和表现,使学生在有音乐或者没有音乐伴奏的情况下,运用肢体动作制造出伴奏,以自身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进行灵活的表现。学生在体验音乐节奏时应当突破眼、耳的局限,将手、腿、脚等部位进行运用,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体态律动,促进学生对肢体伴奏有更加基础化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依据自身在聆听音乐时的感受进行自由的表现和发挥,使之能够在音乐课堂中展现出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带领学生运用肢体动作进行音乐伴奏时应当充分发挥引领的作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和提示,帮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运用更加丰富的伴奏形式进行表现。
教师在引导学生借助肢体动作进行音乐节奏的体验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进度进行调整,可以在肢体动作体验音乐节奏的进程时,让学生能够随意用肢体部位进行节奏的表现,注重学生在此过程中的自由和灵活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学生音乐节拍的卡准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可以采用分音符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训练。除此之外,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在进行《火车开了》这首歌曲的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充分运用体态律动的方式,对音乐中的速度、节奏和歌词进行节奏的表现。教师还可以创造相关的“火车”情境,让学生对小火车的音乐进行模仿,增强学生在音乐课程中运用肢体动作进行音乐伴奏的效果和意境,为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基础。
三、利用打击乐器,强化节奏训练
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内容具有抽象性,学生可能对于一些相关知识的理解难度会较大,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可以运用一些打击乐器,增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感受。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乐器,它通常是通过敲击、拍打而形成的较为清脆、响亮的音乐,不同类型的打击乐器音质各具特色。教师在进行乐器演奏时,相比于运用语言讲解更加直观生动,也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节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对较为新奇的乐器会呈现出更大的好奇心,会对乐器的使用及音色产生较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音乐教学课堂中,通过对打击乐器的运用帮助学生培养节奏感。打击乐器涉及较多的相关音乐知识,教师可以分阶段让学生对此乐器有个基本的认识和掌握。
第一阶段学习。教师应当注重在每一节音乐课中穿插一些打击乐器的基本知识,对几种较为常见的进行了解和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该乐器的节奏特点,并且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具体应用和训练。第二阶段学习。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自主地对一些打击乐器进行应用,能够根据音乐中的节奏特点进行乐器的选择和使用。在学生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一些生活小物件制作简易乐器。例如,可以运用盛有不同深度水的玻璃杯、装有小石子的易拉罐、自制金属串铃等小乐器,使乐器能够在日常生活小物品中进行体现。教师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鼓励和宣传,并在课堂上进行演出展示,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和提升学生节奏感。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体系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节奏感,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更快地掌握到骨架支撑内容,更加深入地体会音乐的魅力。教师在帮助学生培养节奏感时,应当重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推动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一直以较高的兴趣力和探索欲来进行节奏感的培养和体验。学生良好节奏感的培养和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制订适合学生进行节奏感培养的教学方案,为学生节奏感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节奏感的形成和培养,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津.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7,(30):240-241.
[2] 丁梦娇.论自制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艺术评鉴,2016,(12):73-75.
[3] 童琳.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培养策略分析[J].戏剧之家,2016,(4):193.
[4] 宋扬.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管窥[J].黄河之声,2015,(17):33.
责任编辑 范艳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